2008 年當陳雲林來台時,即便是有很多綠營人士為了表達不滿而遊行抗議,但揮舞國旗的人不限於綠營人士,所謂的泛藍民眾也不在少數。 08 年已經發生過在自己的國家揮舞國旗而被警察強制帶走的事件,引發各界不分藍綠的輿論斥責,時值又一次的陳雲林訪台,預定到達台中市,市長居然明確表達屆時所謂的「管制區」內禁止民眾揮舞國旗,市長也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達不能理解為什麼民眾要在管制區內揮舞國旗。
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奇怪的政府。過往每當台灣舉辦國際賽事實,經常禁止觀眾攜帶國旗入場,也禁止觀眾在場內揮舞國旗,偶見民眾夾帶,警察馬上以很快的速度前往強制帶走。過往的理由表示是遵從國際賽事規範,循奧會模式,台灣必須以「中華台北」為名,並以奧會會旗作為旗幟,遇有在台灣舉辦的國際賽事,不得在會場上使用中華民國國旗。這些解釋也都罷了,畢竟台灣為了爭取參與或舉辦國際賽事費了相當的工夫與努力。但當在自己國家自己的領土的大馬路上都不能揮舞自己國家的國旗時,這真的是很詭異的一件事。
如果說為了避免惹腦中國官員或代表,我就很懷疑,這些中國官員或代表,有哪一個不知道台灣一直自稱是中華民國,有哪一個不知道台灣自己有自己的國旗、國歌,有哪一個不認得中華民國國旗?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華民國是一回事,但他們知不知道我們自稱是個獨立的國家又是另一回事。當中國官員來到這個字稱是個獨立自主的中華民國時,卻見不到這個國家的國旗,那表示著什麼?表示台灣政府當局只是欺善怕惡,自認為在國際舞台上很努力的去爭取大家的認同,卻在遇到與自己對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時,連吭都不敢吭一聲!
一個沒有出息的人,不是當別人認為他一無是處毫無優點時他就是沒有出息,而是當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時,那才真正沒有出息,真正的沒救!
Categories
2009年12月9日
在自己國家的所謂「管制區」拿出國旗或是揮舞國旗等同潛在的鬧事者的謬論
2009年12月8日
家電省電大作戰
我婆婆很節省,家裡電視不看時插頭一定要拔掉,之前我覺得那樣拔拔插插有點小心苦,買了個有開關的多孔插座,這樣要只要切掉開關,就能確實關閉電視的待機電源,也省卻拔拔插插。雖然我覺得電視的待機耗電量應該很小,不太值得這樣拔插。
於是,像是熱水瓶的保溫待機電力消耗、電視機待機、ADSL 用電、無線 AP 用電、老舊電腦用電、筆電用電等,都可以輕易的量測出來。
結果我家裡的熱水瓶經量測發現,保溫時就已經消耗約 55 W 的電力,這樣以每度電 2.10 元計算下來,一整年會貢獻六百多元的電費。老婆說其實不要用熱水瓶,用快煮壺就好,需要熱水沖飲料時再加熱即可,但這樣用電會不會比較省,就還要再精算過。不過至少知道熱水瓶擺著光是保溫就會花掉不少錢。
電費怎麼計算呢?「一度電」就是 1,000(W)瓦耗電的用電器具,使用一小時所消耗的電量,表示為 1,000 瓦.小時(WH)或 1 瓩.小時(KWH)。
以上面的例子,我家的熱水瓶在保溫時的消耗功率假定為 50 W ,那麼使用一小時則是 50/1000*1 = 0.05KWH = 0.05度
使用一個月(30天)則是 0.05 (KWH/每小時) * 24 (小時/天) * 30(天) = 36度
以每度電 2.10 元計算,那麼一個月就是 75.6 元,一整年就是 907 元
我並不是個省電達人,所以我沒有很注意節約能源,不過既然買了電力電費測量器,我可以好好的來估算一下身邊電器的耗電,並適度的減少不必要的耗電。
2009年9月3日
搶黃燈的心態
搶黃燈,是的,是「搶黃燈」,而不是「闖紅燈」,在 Google 上搜尋搶黃燈可以搜尋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包含有實際的交通事故,判決案例等新聞。
幾年前,我在內湖出了個車禍,若以我單方面的表述,這事故的發生,起先我在路口等待紅燈轉綠,因此最起先我是停止不動的,待直行方向燈號轉綠後,我便馬上催了油門騎了出去。然而,一起步就發現不妙,右側橫向道路的車子還持續在右轉到我直行的方向,問題是我已經綠燈了。由於起步後加速很快,路口右很小,正好一台汽車從右方道路衝出,當下我被撞上車尾,車子打轉 180度,我的頭部很重的撞擊在路面,腳底板骨折,所幸帶了全罩式安全帽,以及機車沒壓住我的身體,但當下大概暈了好一陣子沒有知覺。
肇事者,以我的估計,是前方車輛右轉不順暢,因為下班時間是尖峰時段,即使綠燈時,但右轉後的車道車輛依舊不少,常見是到了綠燈快要結束時,好不容易右轉的道路開始順暢。這時,由於要右轉的車輛之前已經等了紅燈然後綠燈又塞了許久,不耐煩之下能不用再等一個紅燈就希望可以不用等,以我估計,當以我的方向為直行方向來看,燈號轉綠那一刻,應該正好有一台車子右轉到一半。那麼問題就在於黃燈時候,第二台車子駕駛的心態是什麼。
以「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二百零六條規定,「圓形黃燈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及行人,表示紅色燈號即將顯示,屆時將失去通行路權。」以安全的考量,當車輛未過停止線以前,燈號由綠轉黃,應當開始減速並在停止線前停止,可惜法律並無明顯要求與規範,於是很多人的心態便是見到黃燈,反倒加速,只要紅燈以前車子已經超過停止線,似乎就表示他並未闖紅燈。然而,原本黃燈燈號便是用於緩衝之用,現在反倒因為法規並未規範黃燈後如尚未超越停止線之車輛禁止繼續行進,而又常有搶黃燈變成闖紅燈而導致的事故,反倒很多路口變相設計「全紅時段」。也就是說,當縱向車道燈號由綠轉黃,再由黃轉紅後,橫向車道的燈號並不會馬上轉綠,因此會有縱橫兩向車道皆是紅燈約1~2秒的時段,以避免事故。
就算搶黃燈心態可以理解,但事實上我還挺常見到不僅黃燈後一堆車輛加速前進,甚至燈號轉紅後還有多達1~3部車輛持續加速前進,真是一個比一個扯。
我心裡想著,這樣的心態究竟是怎樣的心態?是不是「偷一點」、「佔一點便宜」、「稍微踰矩一點點」的心態?好似傳統市場很多太太門買菜要商人送個蔥的心態,好似商家佔用騎樓作為店面,甚至將商品都擺設到道路白色邊線上的心態。
我比較不喜歡的一點,其實是這樣的偷機心態,事實上多少是社會大眾縱容出來的。好比說幾十年前大家生活困苦,很小的店面經營相當辛苦,進了一堆商品,擺的密密麻麻,逐漸的往外擺一點點,好讓客人多一點空間,然後又在多擺一點,再往外推一點點,直到商品擺到騎樓外的道路邊線。有沒有人看不過去?相信是有的,有沒有人檢舉,相信也是有的,但是這現象在現在還看不看得到?看得到!你說警察巡邏為什麼不取締?是,警察先生,你們看到違法時為什麼不取締;但是,我覺得社會大眾的縱容更該被指責,如果你當場看到老闆將東西搬到騎樓,你為什麼不斥責?你為什麼不檢舉?你為什麼還一直去那家店買東西?
搶黃燈很危險,闖紅燈更不應該,如果你在計程車上,司機搶黃燈,你為什麼不糾正他?你搭姊夫的車,他搶黃燈,你為什麼不指正他?你搭老公的車,你老公搶黃燈甚至闖紅燈,你為什麼不斥責他?你搭的公車闖了紅燈,你為什麼不檢舉他?然後,最後,你自己其車或是開車,為什麼你也跟著搶黃燈?
搶黃燈的心態是什麼?對比店家佔用騎樓,佔用道路,至少不會對路人造成立即性的危險。然而,相近的偷機心態,搶黃燈的行為,卻可能導致恐怖的後果,撞傷人,甚至撞死人。好好的想一想,如果今天是你最親的人,在路上被搶黃燈的車輛撞死,你會有多痛恨那個肇事司機?那麼,當你自己是司機時,為什麼你還要搶黃燈?只因反正別人死不完是嗎?難道肇事後你沒想過可能你得付出天大的代價來賠償嗎?幾十萬、幾百萬、乃至幾千萬!
我覺得也當作自省吧,整個社會的風氣是這樣,難保我就沒有在其他地方也有偷機心態,但是每當事故發生,每當見到車輛搶黃燈乃至闖紅燈,我就覺得是個機會好好自省,引以為鑑。
期待有更多的人好好的自省,讓社會更加的進步。
2009年8月25日
V-Model 與軟體測試
我覺得這個軟工模型還挺淺顯易懂的,特別是針對開發與測試的對應關係來看。
由 V-Model 的左半部來看,軟體的開發流程應當歷經需求分析、系統設計、架構設計、模組設計、然後進入軟體程式碼的撰寫。搭配右半部來看,當需求被進行分析並確認之後,緊接著應當要設計接受度測試。當系統設計確立後,應當進行系統測試設計,依此類推。
我在原始的 V-Model 概念圖上加上了對應的角色,例如需求分析應該是由系統分析師來進行,架構設計應該由架構設計師進行,依此類推。
相對應的,軟體模組的單元測試,應該是由軟體開發者進行,整合測試應該是由內部的 QA 進行,依此類推。
在這樣的流程與設計之下,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角色來進行測試、驗收,包含到了最後一個階段的接受度測試,通常是由客戶來進行最後的驗收,而其所應對照的是左半邊初期的需求規劃,逐一驗證交付的產品是否符合所有需求。
大體上 V-Model 雖是瀑布式模型的一種改進,但其實改的並不太多,而且以開發對應測試來說很清楚明暸。
過去我曾說我反對開發團隊必須遵照測試團隊的測試案例來進行交付前的測試,在 V-Model 裡可以有很好的解釋。開發團隊應該是在初期的單元/模組測試著手;有些大的開發團隊會另有專人負責測試,撰寫一些測試程式來輔助測試整合後的模組或系統,有些公司則是由開發團隊協助專責的測試團隊撰寫測試程式,然後交由測試團隊來進行;到了系統測試階段,原則上產品已經至少到了 beta 或是 RC 階段,此時有別於開發團隊中的測試組以外的專責測試團隊應該要對產品進行全功能測試。在上圖我暫時把這樣的團隊列為 B Team ,以有別於可能是隸屬於開發團隊之中的測試組。
詭異的成本估算法
舉個模擬的故事,醜話說在先,這領域非我專長,沒說中該領域的要領還請包涵。
假設我是個油漆工,過往接受委託的粉刷工作都是要求高品質的粉刷結果,我採用的粉刷方式皆為使用毛刷一吋吋的粉刷。無奈景氣差,雇主經費有限,必須砍價,於是以往每坪 500 元,現今必須砍為每坪 250 元,幾經溝通,雇主表示願意調低所要求的粉刷品質,例如用滾筒粉刷雖會使牆面的細膩度降低,但可以接受,而材料不得變更,必須與過去相同。
在商言商,不做賠本生意。在確認接案之前,我自然必須評估採用新的方法以及適度的降低品質後的新粉刷方式能否應付每坪只有 250 元的價錢。雇主多半非專業人員,他能想的僅有砍多少百分比的支出,以及識相的要降低品質要求。但假定我是油漆粉刷行老闆,要進行派工,我可不能草率的直接把下面的油漆工人找來,告訴他改用滾筒,然後過去一小時刷二坪,現在要一小時刷四坪。達不達的到是很重要的關鍵,更別提實際的工時以外上有其他的營運管銷成本並不是單存的工法改變就會跟著降低。
如果說本業的派工單位居然就單純的因為客戶砍價一半,那麼也跟接受派工的人用一半的價錢支付,我認為這是個大外行的做法。在這個例子裡,我只假定過去用毛刷的粉刷速度是每小十二坪,如果改變工法,改用滾筒,每小時可以刷四坪、八坪、還是其實只刷的了三坪?如果實際上改用滾筒,每小時可以刷上八坪,那麼我用每坪 250 的價格賣給接單人員,變成他反倒一小時可以賺一千,是過去的兩倍,相對的客戶多付了錢,我也多付了錢。但萬一事實上每小時只刷的了三坪呢?油漆工大概刷個半天發現做不來,會虧本,再來就不願意接單了。
當礙於經費考量而刪減成本,對應的改變工法,以及降低品質,應該是要詳細的重新評估新的品質要求與對應的新的工法其合理的賣價是多少。不應該僅從成本刪減的百分比,胡亂找個新工法就貿然為之。
2009年8月10日
再談簡轉繁可行與否
上一篇用英文寫了簡轉繁的可行與否,這裡再次談到簡轉繁的可行性。其實十多年前台灣的電腦普及率遠高於對岸,當時中文化產品少,很多網友熱心進行軟體翻譯,甚至組成了 cpatch 組織,共同研討軟體中文化技術,只可惜當時 open source 的翻譯記憶庫技術與資源相當少,因此大家多半各自為政。待對岸的電腦越來越普及,以及網路涵蓋率越來越高後,對岸的中文化(簡中)產品相對的也多了很多,接著難免就會看到台灣有人簡單的用所謂的簡轉繁技術將簡中翻譯檔案直接轉成繁中,有些人還會花點心思修正辭彙,諸如將「默認」修正成「預設」,後來也有工具可以將常見的辭彙直接轉換,但針對語句則通常不會加以修飾。舉例來說,「Set Program Access and Defaults」這串文字的簡中翻譯為「设置程序访问和默认」,假設用 MS Word 內建的簡轉繁會得到這樣的結果「設置程式訪問和預設」,但該句的正式繁中翻譯為「設定程式存取與預設值」。我們把這些翻譯排列一下:
原 文:Set Program Access and Defaults
簡 中:设置程序访问和默认
簡轉繁:設置程式訪問和預設
繁 中:設定程式存取與預設值
也許有人看出來這個例子其實是簡繁辭彙對應不夠完整,例如「设置/設定」、「访问/存取」,沒關係,我們再來看多一點例子:
原 文: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set program access and defaults.
簡 中:您没有权限设置程序访问和默认值。
簡轉繁:您沒有許可權設置程式訪問和預設值。
繁 中:您沒有設定程式存取及預設值的權限。
後面這個例子明顯看出翻譯的風格不一樣,誰優誰劣也許見仁見智,但很明顯的至少在這個例子中,繁中的原生翻譯將原文重組過後才生出繁中的翻譯,do not have sth1 to do sth2 翻譯後將 to do sth2 變成動名詞,尾巴附加所有格然後接上 sth1 。簡中的翻譯比較是直譯原文。其實兩岸普遍來說翻譯的風格迥異,
看習慣台灣翻譯的人也許看到已經簡轉繁附帶辭彙轉換完成後的簡中翻譯,會感到不習慣,甚至感到難以閱讀。實際上有多少比例的人會有這樣的感受,我沒能做統計,不曉得有無這樣的統計存在,我只能推論有一定比例的人會有這樣的感受。
如果以英文來推演,原本的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set program access and defaults. 換個說法也可以說成 You are not permitted to set program access and defaults. 或是 You cannot set program access and defaults due to you do not have required permission. 其實意思都相當接近,只是說法不一樣。繁中與簡中的翻譯大致上也是意思相近,但說法不一樣。
當一個產品或是一本書交給同一個譯者來進行翻譯,風格會保持一致。好的翻譯風格,其實也會影響其他譯者,那麼久而久之同一個環境的某部份翻譯作品的翻譯風格多少會比較接近。簡轉繁就好似換了一批作者或是譯者,文句的敘述方式完全迥異,看倌們真能習慣嗎?
我戲稱,若是簡轉繁產品越來越多,也許以後我會考慮直接購買英文版產品,而不再購買中文版產品了。
2009年8月4日
具備雙面列印的印表機
具備雙面列印功能的印表機,最方便的是可以直接設定紙張雙面列印,達到不僅節省印後文件厚度減半,更達到環保與節省紙張的功效。我個人在採購印表機時,除非具備雙面列印的機種或是擴充套件過於昂貴,否則我一定會將其納入選擇考慮。
七、八年前在協助工作單位採購印表機時,我就將雙面列印列如規格,採購人員進行採購時便購買了具備該功能的雷射印表機。去年我個人採購彩色噴墨事務機時,我的印表機也具備雙面列印功能。
不過我很訝異現在的工作單位在前年更換新款彩色雷射印表機時,不僅未考慮雙面列印,並且該款式的機種也無法擴充雙面列印套件。
於是,紙張印出時背面完全浪費掉了。即便背面未來可作為臨時書寫使用,或是整理後回收列印空白頁,但我個人其實不太喜歡使用回收紙張,並且有時文件具有保密考量,不宜回收列印。
近日由於準備教育訓練簡報,必須事先印出備忘稿以便在簡報時方便參照,印出來的簡報三十多頁,原來那麼的厚,就讓我再想到為何印表機不具備雙面列印功能!
我的想法,這不僅僅是環保與否的考量,這也多少包含有無前瞻思考的觀念。一台不具備雙面列印功能的印表機,假使要二萬元,具備雙面列印的機種(或是加購擴充套件)也許要二萬三千元,看似多了三千元的花費,但是這三千是否值得?
也許可以精算平均每月印量,換算雙面列印比例,推算出可以節省的紙張。例如假定平均每張紙的單價為0.2元,平均每月印量為 1,000 頁,一年為 12,000 頁,可雙面列印比例為 90%,則使用雙面列印後每年可減少 5,400 張紙張的使用,即可節省 1,080 元,那麼約略三年後節省的費用便與雙面列印的額外支出打平。
但節省的不僅是這些,如果員工為了環保,採用手動雙面列印,有沒有估算過員工為了這雙面列印將可能額外花費多少時間?時間也是金錢,不是嗎?
2009年7月7日
Will conversion between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work?
I know there are still lots of people did not know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implified Chine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Well they can try some Google search to find lots of materials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more. I am not going to talk about that, but I am going to discuss "Will conversion between Simplified Chine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work?"
It's not simply to find a characters mapping or some incomplete phrases mapping like below and then you will do a good conversion.
Above conversion seems fine, but it's not. Note on the last two phrases, people in China usually use "设置" and "默认" instead of those on above table.
Some people get upset when they read the translated articles which did not use the local phrases. Some phrases came from other companies, some came from different culture and different habits. Simply imagine why in some case you will describe something is very "big" but sometimes you will say "huge"? Although "huge" might be bigger than "big" in common, that's not my point, but just imagine it,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e will have different way to express something.
Both "預設" and "默认" refer to English "Default". Personally I think both translation is correct. Let's take a look of the explanation from Cambridge Dictionary:
- what exists or happens if you do not change it intentionally by performing an action
So maybe I can translate "Default" as "原始" or maybe "最初" in Chinese, as they are all similar meaning.
Keep in mind that even those phrases are all similar and may be used to express the same condition, but people still have some favor. It's something like what you prefer to each in the morning or what you get used to live with.
Some people though the conversion between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is something like converting "colour" to "color" (enGB to enUS). It is, in most of the cases. But not all. Maybe another example, how will you translate the "male / female" into Spanish? I learned that in some cases the translation "hombre / hembra" is just fine if you are going to describe a person's gender. But in some cases (some regions), there are used to described animals' gender.
One interested example for Chinese. In some casual conversation, if you are going to ask someone's body weight, you will say "你多重?" in Taiwan, and "你几斤?" in China. The later one sounds funny for Taiwan people because normally the term "斤" refers to the Taiwan-jin, one of the weight-metric and normally used in traditional markets. Something like "The pork is 1 Taiwan-jin weight." Although in China the term "斤" actually means the "kilogram".
So maybe someone or some company like Google can build up a very big phrases database to include most of the phrases mapping between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but I am not sure if some techniques can resolve the culture issues. People in different cities or regions still talk differently. The way to describe something may still different. When you met your neighbor in the street, you say "Hey, how's everything?" as a simple polite hello. It's fine. Many people in Taiwan may say "Hey, did you finish your meal?" or "Are you full?". In Chinese it's "你吃飽了沒?". Sounds weird to you? It's just a polite hello asking, nothing big deal. But I don't think if you convert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to Simplified Chinese will work. People in China don't say "你吃饱了没?"
So, will conversion between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work?
No, I don't think so.
2009年6月30日
本地化是不是正在走回頭路?
本地化 (localization) 是不是正在走回頭路,於是本地化的結果越來越不本地化?
原本本地化不僅僅只是要完成「翻譯」而已,例如當 CSI 影片裡出現一名無名屍,被貼上「John Doe」或是「Jane Doe」,我們要的不是把它翻譯成「竇約翰」或是「竇珍」這種荒謬的名字,而是要知道原來這兩個名字在美國常常被用在不知名的人身上,而這時本地化必須要去研究在本地(台灣)通常會怎樣處理這種狀況,例如醫院或是停屍間是不是通常會將不知名的屍體貼上「無名氏」的名條。
為什麼說本地化是不是正在走回頭路呢?為什麼說本地化越來越不本地化呢?其實要真正的本地化,相當花時間,成本也很高,類似於一個電器產品如果要輸出到某一國家,必須通過該國特有的檢驗一般,本地化原本必須多加訪查當地的文化風俗,必要時必須加以修正文詞、用色、包裝,甚至更改設計(例如電器的電源插座跟電壓)。但是隨著本土化產業的擴展,越來越多公司知道且熟悉本土化的概念與方法,也開始著手改進成本與流程。於是,過程當中便開始思考哪些過程可以拆解並且集中到某些國家去做,例如中日韓屬性接近,可以集中在台灣或中國製作,東歐語可以及中到波蘭,西歐語可以及中到愛爾蘭等等。更有甚者,將整個本土化流程拆解的更加細,最後只有翻譯真正發到每一個國家,其餘的部份全部集中到某個成本較低的國家,例如中國、印度、越南等等。
這樣做可不可行呢?可,但是往往品質不佳。比方說歐語常使用斜體字來代表某些意義,例如轉述的語句,看起來的效果如下:
I don't know if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But I heard Tom said that "I am pretty sure everything is just fine because I have checked everything."
但是針對中日韓的方塊文字,斜體字往往使得閱讀變得困難,例如以下:
「斜體字並不太適用於中日韓的文字表現,因為斜體會使得可閱讀性降低」
當一個本土化過程細部拆解到只有翻譯發送到本地,其餘的作業都集中在一個不熟稔各地特有文化的國家,很難保證製作出來的結果會真正達到「本地化」。
意欲進行本地化的廠商應多加思索原本要本地化的用意是什麼,那麼最後所採行的方法是否真能達到原本預期的效果。
2009年6月25日
機器翻譯的技術瓶頸
今天在搜尋一些資訊時,從 Google 找到一個微軟的 KB 連結,於是連過去看了一下,好幾段文字讓我看了實在很頭痛,在這裡貼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當您使用的東亞的 ClearType 字型,在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時,您無法使用所提供的字型,內部前置字元。 使用東亞 ClearType 字型會格式化文字會有太多文字行之間的空間。
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在 Word 2007 文件中請包含只 Meiryo JhengHei,或是 YaHei 的字型,請依照下列步驟執行]:
我去找了原文看了一下,看看各位看倌會不會覺得總算恍然大悟:
When you use an East Asian ClearType font in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you cannot use the internal leading that is provided by the font. The text that is formatted to use the East Asian ClearType font has too much space between the lines of text.
To work around this problem in Word 2007 documents that contain only Meiryo, JhengHei, or YaHei fonts, follow these steps:
我來把它們排成表格,並且對照 Google 的機器翻譯看看
Source | MSDN KB | Google Translate |
When you use an East Asian ClearType font in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you cannot use the internal leading that is provided by the font. The text that is formatted to use the East Asian ClearType font has too much space between the lines of text. | 當您使用的東亞的 ClearType 字型,在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時,您無法使用所提供的字型,內部前置字元。 使用東亞 ClearType 字型會格式化文字會有太多文字行之間的空間。 | 當您使用東亞ClearType字體在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您不能使用內部領導所提供的字體。的案文是格式化為使用東亞ClearType字體太多空間之間的行文字。 |
To work around this problem in Word 2007 documents that contain only Meiryo, JhengHei, or YaHei fonts, follow these steps: | 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在 Word 2007 文件中請包含只 Meiryo JhengHei,或是 YaHei 的字型,請依照下列步驟執行]: | 要變通解決此問題在Word 2007中的文件只包含Meiryo , JhengHei ,或YaHei字體,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
基本上可以發現只要英文包含有子句時,也就是以 which, that, what, where 等所領頭的子句時,機器翻譯的結果往往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雖然確實英文的子句在現實生活中也很長令人聽不太懂,即使是英語系國家的人,對於冗長的子句仍就會感到困擾,那麼機器翻譯無法將具有子句的英文翻譯的通順,似乎不能太過苛責?
不過我倒是懷疑一些公司的資訊採用機器翻譯的結果,究竟能為使用者帶來多少幫助?雖然多數的關鍵字被翻譯出來了,文意也大概可以理解,但某些句子還是得要琢磨很久,我甚至有時會嘗試把句子反過來翻譯回英文,然後再去猜可能是什麼意思。
2009年6月22日
失去產業焦點還是忽略潛在商機
記得以前公司曾舉辦過一個內部活動,是讓大家分組來幫模擬推動一個提案,之所以叫做模擬提案,是因為客戶是虛擬的,每一組必須設想現在想要開發什麼客戶,然後草擬一個提案,活動最後要交付的是提案企劃書以及完整的匯報。
我記得在活動過程當中的幾次討論理,有個成員提了很多想法,也許因為我自認對公司的產業了解很多,他的很多想法被我視為偏離公司主要的產業焦點,而有不少被我打住。雖然我也有在思考不宜打住過多他的想法,怕反而壓抑了他的創新想法,只是當下確實我認為偏離產業焦點過多。
試想如果公司主要產業焦點是做醫療儀器,從醫療儀器的銷售推廣,要是有人聯想到看護,是不是太過偏離產業焦點?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例子。
基本上一家公司的主要營業領域有其一貫的脈絡,它不見得會一成不變,好比說釀酒公司延伸到生產面膜看似突兀,但必有期歷史與緣由(台酒公司的例子)。有不少新的營業項目是從其既有的業務加以延伸的,有些是將其核心產品技術加以應用在不同領域裡,有些則是公司調整營業目標,重新出發(也許本業還維持著)。
如果在集思廣益的狀況下,多種不同的想法確實可能激發更多的潛在商機,只是有時不了解公司本業的產業焦點也是個問題。我傾向於盡量讓自己先了解所屬公司的原有產業焦點與公司的競爭優勢,再來思考可以有哪些創新,會比較穩妥一點。只是有時在分工精細的狀況之下,大公司的小員工往往不易真正掌握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時就有賴更高階的管理階層來傷腦筋了。
2009年6月11日
「破窗理論」解釋了不傷大雅但卻惹人厭的犯罪行為?
「破窗理論」對我來說是個新詞,他是個犯罪學的一個理論,有興趣的人可以在 Google 上搜尋到更多資訊。簡單來說,破窗理論當初提出來時,認為當一個社區裡一間房子的玻璃破了,但很久沒人修理,久而久之鄰近的人或路過的人便認為此社區沒人關心、沒人管事,別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因此引發更多人打破其他的窗戶,於是從這棟大樓開始蔓延到整條街,擴散到其他鄰近街道。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
阿諾的電影「最後魔鬼英雄」裡也有個畫面反應了此現象。電影裡的電影裡的黑道大哥無意間發現了穿梭到現實世界的方式,也意外的發現在他的世界裡只要在街上一出現犯罪,警察很迅速的就會出現的現象,在現實世界裡並不存在。於是他在治安很差的地方即使開槍打死了人,路人甚至視若無睹的離去,促使他的犯罪想法為之改變。
想想看我們周遭有哪些屬於「不傷大雅」但卻很惹人厭的犯罪行為?我把我想到的列舉如下:
- 商店佔用騎樓作為其營業用途,甚至往外推展道路邊白色道路邊線旁
- 許多位於一樓的商家或住家以花盆或是其他物品站住路邊,不讓車輛停靠
- 直行方向的機車在等紅燈時,超越停止線,佔用左轉專用區域
- 許多公寓甚至少數大樓住於頂層的住戶擅自將樓頂(天台)加蓋,據為己用;或是一樓住戶佔用地下室
- 大樓的雙併住戶擅自將大門外推,佔用了公共區域
- 大樓地下室停車格所有者擅自將停車格後方空間據為己用,例如擺放工具,空間大者甚至多停放一部車輛
我曾有次進出家裡公寓的一樓出入口時,由於二樓進行裝修,拆卸的廢棄裝潢將樓梯間擺的相當難進出,連門口都只有一小縫進出。恰巧遇見三人的一個老人家,我跟他聊幾句說到這樣回不會太誇張,他卻告訴我體諒一下他們。我當下感覺到這是默許的一種表現。如果放高道德標準,二樓拆卸的裝修廢棄物在完成拆卸之前,其實可以先暫時堆置在其屋內,然後分批直接清運走,只要跟清運車輛約好時間便可,而不是拆的人一直將拆卸廢棄物任意放置在一樓公共空間,而清運車輛不知幾個小時以後才會來清運。
很多行為是我們整個社會多數人默許所導致的,雖然某種層面上這也是一種社會風俗或文化的表現。
我老婆家幾年前搬進新蓋的大樓,管委會成立之後開始規範住戶裝修的時間限制,原則上週末不得進行有聲裝修,週間的有聲裝修也有早晚時間限制。但我想不是每個大樓的管委會都會這樣去規定,有時是看幾個主委的偏好,有時也恰巧是多數住戶的價值觀與偏好。沒有這樣規範的管委會,也許在住戶的大會上曾有人提出建議,但不見得會被多數人接受。事實上,像我們因為不常回老婆娘家,有回去時自然都是週末,偶爾需要裝個小櫃子或是在牆上釘個釘子便感到不便,因為週末不得進行有聲施工。那麼感受到不便的人也許就不會贊成這樣的限制。
對於一些不見得是對或是錯,端看多數人意見的狀況倒還好,就像上述,週末可不可以進行有聲裝修,如果社區多數人都覺得還好,反正不常發生,那大家好就好。但有些是對與錯的事情,例如道路有其紅燈停止線,紅燈時車輛應該停在停止線以後,越線將會受罰,但你看有多少機車騎士就愛往前其到左轉待轉區那?當你是準備要左轉,卻發現待轉區被直行機車佔滿了,你會不會不悅?但你自己偶爾會不會這麼做?你覺得當有警察在路口直行違規取締作業時,見到機車違規超越停止線,會不會開罰?
我覺得「破窗理論」多少解釋了社會敗壞的現象,「孟母三遷」背後也凸顯了面對環境的惡劣的無力、為了避免被同化(污化)。因為在一個默許小惡的環境之中,逐漸的會有越來越多人視其為理所當然。
2009年6月8日
未完全進入狀況的溝通窗口
通常當一個專案從進行的前期到後期,對外的窗口通常有兩個,一個是 Sales ,一個是 Project Manager 。前者理論上在 Project Initial 階段,以及付款階段(視合約狀況,看是先付款或是後付款)會出現,後者在 Project Execution 跟 Project Closing 階段會出現。
當專案類型很多樣性時,這些人不見得足以深入了解每個專案的細節,畢竟專業分工之下,各有專精與專職,於是 Sales 專注於推銷公司的服務、對外的形象、收付款的溝通等;PM 專注於專案團隊的管理,包含時程、成本、品質、溝通等。
通常 PM 是對外溝通的窗口,因此 PM 的一個重要特質包含了溝通能力必須很不錯,這包含了口頭上與電子郵件往來,端視專案形態與客戶傾向。
不過時常有個狀況會發生,就是這些溝通窗口未能完全進入狀況。通常團隊成員會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向 PM 會報專案狀況,包含一些突發狀況或是客戶反應的一些問題的因素,匯報包含了口頭上的陳述,或是文字上的(e-mail)。團隊成員不見的善於溝通,也就是說用字譴詞不見得妥當,特別是對客戶的溝通時,包含用語夠不夠精準、夠不夠婉轉等。於是 PM 往往必須要在匯集成員的匯報之後加以重新整理、條列,然後向客戶表達。
這裡「重新整理」、「條列」就可能出了問題。例如說工程師匯報了「客戶給的程式是 64-bit 的版本,我們需要 32-bit 的版本,因為 64-bit 的程式在我們既有的 Virtual PC 上不能安裝,這是因為 Virtual PC 目前只支援安裝 32-bit 的作業系統」,而 PM 對客戶講的可能是「您先前所提供的程式,我們工程師反應無法安裝在我們既有的環境上,可否請您提供 32-bit 的版本」。顯然的 PM 刪掉了某些訊息,也許是 PM 覺得不需要講的那麼詳細,也許是 PM 只聽懂「不能安裝、需要 32-bit」。客戶的反應也許很簡單的就提供了 32-bit 版本的程式,但客戶也可能回答說「我的工程師告訴我不應該無法安裝,實際上你只要找一台 Vista 64-bit 版本就可以安裝了」。那麼這樣一來一往的溝通不知道要耗掉多少時間,特別是跨時區合作時,一天過一天,然後又再一天又一天。
為什麼 PM 不把工程師講的完整轉述?也許 PM 覺得客戶應該懂,因此只要抓出關鍵的資訊跟客戶溝通即可,那麼客戶為什麼不了解為什麼問題所在(這裡假設使用 Virtual PC 為環境是客戶所要求的,或是雙方溝通過後的結果),也許客戶太忙,也許客戶自己也沒有完全進入狀況,要知道有時客戶本身不是個專業的 PM ,或者不是技術背景出身,總之客戶的窗口即便他在專案里的角色算是個 PM ,但種種因素導致他可能未能及時了解我們的訊息真正的意義。
如果說 PM 的溝通出了問題,有可能導致最後要求專案團隊改用實體機器安裝 64-bit Vista 然後安裝客戶提供的 64-bit 程式。這也不是不可行的辦法,但如果一開始溝通順利,客戶就提供了 32-bit 版本的程式,那麼是不是可以省卻很多麻煩?
有時候 PM 對外聯繫時不會把專案成員放在 CC 裡,考量有很多種,也許避免內部成員曝光,也許避免專案成員接受太多不必要的資訊,也許有時信件往來裡會有保密資訊,總總考量使得 PM 不見得會在與客戶的溝通往來裡把團隊成員放在 CC 裡。
那麼如何改善這種溝通不良的窘境?
- 建議 PM 當要對客戶溝通比較技術細節的內容時,可以在寄出信件前請團隊成員協助檢閱,查看有無錯誤或是疏漏
- 如果溝通內容無涉及需保密的資訊,建議何妨將團隊成員放在 CC 裡
- 團隊成員盡量以 PM 較能懂得方式陳述或表達,避免溝通的障礙發生(團隊成員也需要學習溝通技巧)
2009年5月25日
寧可打混也不知該提升自我能力 - 自我斷送前程?
由於全球不景氣的關係,來自客戶的訂單少了,公司也歷經了非強迫性的每週休一天無薪假的漫長三個月,時值 09 年第二季起,全球景氣有約略回升的感覺,但是仍然不是相當樂觀。
部門裡受到訂單少了的影響,來自總公司發過來的案子也少了很多,於是難免會有些時候很多人手上是沒有工作的。於是,部門能力提升的系列訓練課程安排了不少、有些以往都是往外 outsource 的工作改切割一部份留在內部做、鼓勵安排年休等等措施,無不為了讓 non-billable 的總時數下降一點,讓帳面數字好看一些。
但其實,難免還是無法完全涵蓋所有「無事可做」的時數。特別在這非常時期,只要 non-billable 的時數一高,高層就開始緊張。無奈居然會看到有同事寧可打混,也沒有自覺該自我提升能力!偶然經過某些區域,不經意的瞥見同事畫面上的顯然是遊戲畫面,類似角色扮演之類的遊戲畫面。這狀況還已經明顯到連其他部門都有人發現!我私下以為,如果說打混的本身在公司經常表現很傑出,那麼打混還比較不用太過擔心被發覺,相較於平日表現普普,職等還在最低等,要升上資深工程師恐怕得六~九年以後看有沒有希望的那種,不僅僅沒有把握閒餘時間多充實自己的領域姿勢,打混時居然不是常見的 MSN 或是網站瞎晃,而是很大膽的開著近乎佔滿整個畫面的遊戲。
如果說打混時是溜去晃一下股票盤價網站、基金等,或是跟朋友哈拉幾句 MSN ,或是 Plurk ,這些也都罷了,畢竟有時工作總是會感到疲憊,些許的休息是人之常情,也比較能夠被接受。但要說短暫「休息」時是開著遊戲,我只能說,真是「不知好死」這樣的重話。這不僅僅是在工作上不積極的提升能力,更是荒謬的領著公司的薪水而在上班時間公然玩樂,嚴重的我想可以直接請他走路了。
難道說打混時一點不知道打混的類別的嚴重性?一點沒感覺萬一失業了怎麼辦?還是反正還年輕,沒家累,平日還住家裡,沒工作大不了吃家裡?
我不是他主管,我說不了什麼,我也不想當個「抓耙子」去密報什麼事情。他的主管如果沒能發現這樣的事情,或是沒能讓這現象不會發生,我只能說也許主管真是太忙了還是疏忽了。而這位打混的同事,就自己保重吧,在工作上可以這樣的不投入,未來我跟他合作時應該也不用欲其他會表顯多好多傑出。
2009年5月20日
工作忙碌時的時間管理
理想上每個人都希望每天只要上滿八小時的班就可以下班,但是實際上看工作屬性以及公司文化,有很多公司裡要想八小時滿準時走人,會點困難。但不管怎樣常態性加班,大抵上每週每天的上班時數約略是固定的,不管是每天八小時、十二小時、甚至十四小時等。
先假定每天的工作時數約為八~十小時,我發現周遭有些人在平時比較不忙時,或者說是在工作交付是比較合理、比較鬆時,表現的還算是很正常,也一付很從容的神態。但是當手上同時有三個案子以上在忙時,時間的管理就開始出了問題,優先順序也開始有了問題。有的人似乎非得手上的工作先做到一個段落,才能做別的事情,偏偏這個「一個段落」很可能超過整個半天;有的人知道現下有三五個任務要做,於是一下子做A一下子做B,等做到C時把A當成D在做,整個就是慌了亂了分寸!
我不禁想到有些餐飲店老闆實在真是神,內用的客人加上外帶的客人,點了多達五~十幾樣不同的餐點,很神的老闆記得住客人點了哪些,也能追蹤哪些餐點已經做完送出。多數的老闆僅僅用很簡單的輔助工具(例如點菜單)在輔助這些進度追蹤。
工作上是不是也可以參考這些餐飲點老闆的方法?有的,相信多數公司有用 Outlook ,它內建了工作清單,信件也可以設定追蹤提醒。就好比生產線一般,如果一早小老闆口頭交代了什麼事情,今天下班前完成,那麼就可以在工作清單上加上一筆,設好期限;中午大老闆電子郵件又交代一件事情,明天要完成,那麼就可以在該信件加上追蹤標記,並設定提醒。這些只是一些輔助的小工具,但主要的是時間的管理,以及輕重緩急的拿捏。
當事情多時,可以利用以下表格內劃分出來的四個象限來評估這件事情的輕重緩急:
小老闆交代的事情今天必須要完成,它的急迫性顯然大於大老闆的明天截止。假設大老闆交辦的雖然不急迫,但評估下來也得花上超過一天才能完成,那除非加班不睡覺,不然它急迫性也大幅增加了。
時間拉長一點來看,不管在什麼狀況之下,不急迫且不很重要的事情都是最低優先去執行的;很重要但是不急迫的事情,往往是你可能只要花一會兒的工夫,好比兩小時,就可以輕鬆搞定的事情;不急迫但卻很重要的事情往往是得要花比較長時間醞釀、思考、或是它的進度是一點點慢慢累積,得花較長時間,但相對重要的事情;急迫又很重要的往往是影響層面很大的事情。如果說今天這一天有四件要執行的事情正好落在這四個象限,一般而言它們的優先順序應當是:
不過我發現有些人還有個錯誤,在於沒有警覺到這輕重緩急是會異動的。只要停下來想一下,如果說有件事情原本是下個月交件,那也就是說它現下是不急迫的,但是如果一直沒去做它,一直拖,到了只剩下十天甚至只剩下五天,那麼它就會變成很急迫了!
有些人還有個問題,是不善於同時處理多件事情。我真遇過有小餐廳老闆,上菜速度相當慢,觀察後發現,他是一張張點餐單、一樣樣菜,依序去料理。第一道要做蛋炒飯,做完接著第二道炒個空心菜,第三道煮個麵,第四道炒個菜脯蛋,第五道又炒個空心菜。如果第二道跟第五道同是空心菜那就一起炒就省了些時間,下麵時其實就可以先接著炒菜脯蛋。工作上也是,有的人真的就把事情那麼一件件依序做,而不知應該再將任務切割出幾個階段,當完成某些階段時就應該先開始做另一件事的前置階段。
舉個例子來說,某週一收到客戶從美東傳過來的專案會用到的軟體,由於我們的週一美東仍是週日晚上,因此一時不急著安裝他,手上有其他較優先的事情要先做。於是此時這個軟體的安裝屬於不急迫但重要(但大概也被當成不很重要了),當時間逼近週一下班前其實就應該要把軟體裝起來看看有沒有問題了,因為等我們下班後沒多就客戶就上班了,有什麼問題可以及早跟客戶回報。結果當時間已經到了週二上午,客戶加班還沒下班,這時軟體仍舊沒有嘗試安裝起來,直到週二下午客戶那已經深夜,客戶也早已休息時,要安裝軟體才發現檔案因傳輸因素損毀了。
一開始錯估重要性,加以對緊迫性會隨時間而改變沒有警覺,導致到了週二上午已是相當緊迫且重要的事情,被錯誤的當成第三甚至仍舊是第四優先處理的事件,導致錯過了與客戶工作時間有重疊的時段,而使得原本預期可以順利安裝,然後處理檔案,緊接著在週二下班前交件,演變成必須等待客戶上班,重新傳檔,週三上班再花時間下載,然後才能安裝、處理檔案。不僅是交期延誤一天,更是給客戶相當糟的印象。原本該是很簡易的安裝軟體,如果早點嘗試安裝就會早點發現問題,便可儘早通報,儘早解決。
這也是工作未能切割的更細的問題,時間推回週一上午,本來該是第二優先的軟體安裝,因為當時有第一優先的工作進行中,而且時間耗了近一整天,因此週一沒有處理軟體的安裝;到了週二又未警覺該軟體的安裝已經變成第一優先了,而仍在處理昨日的第一優先,過度的自信只要下午安裝個半小時,然後處理檔案兩小時,搞定,而造成了危機。
假使在週一,適度的將幾項工作加以切割,當第一優先的工作執行滿一定的階段時,便先適度的處理第二優先的工作的前幾項階段,有足夠自信之後在回到原本第一優先的工作繼續進行,便可適度的排除可能的危機,也可使原定的計畫(輕重緩急的順序)順利進行。
2009年5月9日
學會 SMART
我們常希望工作夥伴們夠 Smart ,最好能舉一反三等等,但是怎樣叫做做事聰明一點,實在太模糊了。那麼來學學 SMART 吧。
所謂的 SMART 即是:
- Specific
- Measurable
- Attainable
- Realistic
- Timely
Specific
舉例來說,小朋友在被詢問將來想變成怎樣的人時,常會說「我將來想要變成很有錢」,其實對小朋友來說算是夠明確認,但我們學到更多知識後,會學到這不是個很明確的說法,好比說「將來」是指哪時?一分鐘以後也是將來,一年後或是十年後都是將來;有一百萬算不算很有錢?還是要有一億才算是很有錢?所以較明確的來說,例如「我希望在工作滿五年之前,我可以存到一百萬」。
通常可以從下面幾點來省視自己的陳述夠不夠明確:
- Who: Who is involved?
- What: What do I want to accomplish?
- Where: Identify a location.
- When: Establish a time frame.
- Which: Identify requirements and constraints.
- Why: Specific reasons, purpose or benefits of accomplishing the goal.
Measurable
上面的例子其實已經點到 Measurable 了,也就是指出「一百萬」,這部僅是明確的數字,並且他也是可以被量測的。可量測,通常比較容易,例如「我希望能夠更有錢」,那麼只要先計算出原先自己有多少錢,那麼下次在去比較就知道目的有沒有達到。
但有時我們不太容易讓自己的陳述或是希望變得容易量測(評估),例如「我希望生活能夠過的更好」,這例子在評斷是否可以量測之前,其實這陳述本身就不夠明確。不過還是可以嘗試用一些量化的手法來加以分析評估,例如:
- 原本每個月的收入有多少
- 原本每個月的支出有多少
- 有哪些期望性的開銷是暫時被延遲的(非必要性開銷)
- 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
- 平均每週的閒暇時間
有時候這還是很難實現,特別是關連不顯著時。
Attainable
Attainable 被解釋為「可達成的」,舉例來說,如果我現在體重 100 公斤,我希望以每個月減 2 公斤的速度減到 80 公斤,也就是預計花 10 個月總共減 20 公斤,這樣的計畫看起來便是可以達成的目標。計畫是否是可達成的,一個技巧是把更細節的步驟名列出來,而不是只有簡單的「我的短期目標是升到資深工程師」。
Realistic
目標是不是夠實際?這比較不是客觀的看法,比較是主觀的省思。你說「我希望今年可以賺一百萬」,如果現在你根本沒工作,看似這目標很不實際,但如果你其實有個計畫,例如你打算加盟某連鎖業,那麼也許這目標就很實際,很有可能達的到。
關鍵在於自我是否確切希望達成,並且也是能力所及。
如果一個小學沒畢業的 30 歲的人說他希望考上律師,只有他自己知道這目標實際與否。
Timely
一個目標必須要有明確的時間點,例如十年內,或是下個月的 1 號。
SMART 是個不錯的思考準則,用以輔助讓自己在訂定計畫時能夠更為明確、有計畫性的、實際的、易評估/量測的,在計畫開始之後也較容易隨時審視進度與達成率。
2009年5月8日
教育水準與道德表現
教育水準與道德表現有怎樣的關係呢?我個人覺得他們彼此之間當然不會是個等號這麼簡單,但也不至於悲觀到毫無關係。而道德與社會風俗、民族性、民情等又多少有點關係,可是又同樣的不是絕對的等號。也許有些學者在特定領域有過這些方面的研究,不過我一時想不到好的關鍵字在 Google 上面搜尋,附加現在的資訊氾濫,搜尋關鍵字下的不好的話,常常找到的都是垃圾資訊。
我不敢說我是個社會觀察者,不過我確實喜歡思考所看到的現象,對錯沒個準,有時聽到其他人的想法,也會引發我的省思。
過去觀察到一些現象,公司福委會過去辦過電影欣賞(發電影票,讓大家到電影院去),由於是團體訂票,因此同事們的座位都在同一個區間。不幸的在電影結束散場時讓我看到很令人失望的事,周圍的地上散了些掉落的爆米花也就算了,怎麼爆米花紙盒與飲料杯就那麼丟在地上。
我覺得台北市還算是個很先進的城市,我去過設備先進的電影院,諸如華納威秀或是喜滿客等,也去過二輪電影院,例如東區全球影城或是僑興等,基本上台北市的觀眾們,在電影結束散場時,絕大多數都會自動的把飲料零食等垃圾隨手帶著到門口的垃圾桶丟棄。我覺得也許多少因為近年來新興的電影院設立,加以服務人員被妥善的訓練,在電影即將結束時就會開始做一些清場的準備工作,於是當電影結束,大燈亮起,服務人員拉開門,宣導著觀眾門散場方向協助散場,也同時服務著觀眾門丟棄垃圾(例如將飲料杯蓋與飲料杯分離,然後集中飲料杯,以減低垃圾體積),然後觀眾門似乎也很樂意配合,其他戲院大概就跟進了。逐漸的似乎大家就有這樣的共識與習慣,遇上沒有服務這麼周到的戲院,還是習慣會把垃圾隨身帶走,逐漸的這變成一種趨勢或是文化?要說它是大家高道德的表現,我有點遲疑,或許這屬於高道德表現之一吧,因為偶爾還是會看到一些較沒有公德心的人隨意將垃圾留在座位處,這些人不乏看似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於是,高的教育水準就保證會有高的道德水準嗎?基本上這是兩回事吧,也許「多半」會,但不是必然。也許要定義清楚何謂高教育水準,是否經常我們把它狹隘的想成學校教育了!
參考 Wiki 上網友們編寫的「道德」定義:『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準。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再閱讀完整偏關於道德的說明,基本上,我還是不會對具有高教育水準的人是否就有高道德表現有什麼期待。
2009年4月24日
讓開發部門參照與測試部門相同的測試案例進行品質測試
最近一個專案大概因為我們交付的成品送測後收到太多的錯誤回報,經分析後,有很多錯誤是顯而易見不應該發生的錯誤。原本 Lead Engineer 一再囑咐我們交付送測前必須參照測試部門使用的測試案例來確保交付品質,但是結果兩個開發團隊皆沒有完全施行。
實際上我認為讓開發團隊參照或是逐一依照與測試團隊相同的測試案例來進行交付品質的確認,基本上是本末導致的行為。原本開發團隊對於產品的架構、功能的侷限、不同功能之間的參數呼叫等有較多的資訊,開發團隊自有另外一套測試方法,好比說針對單一目的的程式碼或是函式進行單元測試、邊界值測試等等;測試團隊則是在產品成熟後,針對產品的各項功能 (features) 與各項界面進行測試,包含是以使用者的角度來進行測試,其測試的出發點與思考點是與開發團隊不一樣的,而為了有效的確保測試品質與測試涵蓋率,於是藉由撰寫明確的測試案例來加以輔助,因此這份測試案例使給測試團隊使用的。
實務上,有時某些測試項目需要重複性的建立相似的資料後才能加以測試,例如需要事先建立十筆甚至百筆用戶資料,然後進行搜尋測試,測試團隊會與開發團隊合作另行開發小的程式以匯入背景資料,來輔助實際想測試的搜尋功能。類似這樣的例子,在開發團隊身上的應用更多,例如要進行某項單元測試,於是另行編寫某小程式來加以輔助。
又或者舉例開發團隊要確保某日文化產品有確實日文化,沒有亂碼產生,則可能另行編寫小程式來掃描產品裡出現的所有字串其字元所屬的編碼區段,來加以判斷。
如今,如果要開發者照著測試團的的測試案例進行測試,例如要安裝好產品,開啟產品,然後逐一操作每一項功能、輸入資料、搜尋資料、刪除資料等等步驟,以確保產品的品質,這是說不過去的,不是不能做,而是搞錯各自應有的焦點了。理論上如果開發團隊果真把測試案例完整跑完,並且修正了所有發現的錯誤,然後交付測試團隊進行測試,那麼我們每次都可以得到零缺陷的測試報告,看似產品品質相當優良,但 stakeholders 大概沒多久之後就會考慮裁撤測試部門了。
總之,開發團隊交付的成品,其品質過低,所要採取的是不一樣的手段,該手段也許不會完美,但那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將產品的品質把關交給最後一線的專業測試團隊為之的道理。
2009年4月21日
Bookpool Is Out of Business?
So, Bookpool is out of business? Like many fans, I am not sure about what's going on and if it's true or someting! Searching the key words like "Bookpool out of business" in Google doesn't get quite much positive or useful result, maybe I am a bad keywords chooser.
One of the Bookpool fans said that "Bookpool is simply THE place to go for technical books."
I agree with that. Although I did not bought quite amount of tech books, but there are around half of my tech books were bought from Bookpool instead of Amazon.
It's a pity that Bookpool may never be there. One of the fans said "I was at the Bookpool warehouse a week or two ago and they were in the process of closing down. They were selling their [empty] metal shelves even as I was shopping. I was able to talk to the owner and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 closure is permanent or temporary. The owner did not know whether Bookpool.com would stays closed, reopens or opens in a new form and how long it would take to make that decision." (adopted from here).
2009年4月7日
一路好走~
一路好走~
即使至今我依舊懷疑這一切是不是只是場夢,一個月前的喜宴猶如就在眼前,幾個月前的聚餐好似幾天之前的記憶,縱使是十多年前在校園裡、在寢室裡的景象,雖不是記憶深刻,但也感覺到似乎不是十多年來的記憶。曾經的整個寢室一起出門上課、吃飯、晃九A販賣部、在舊圖輪番守著海報展、在園遊會上擺著新竹玻璃飾品、抑或是四對眼睛望著那14吋舊電腦螢幕接著 AVMate 播著灌藍高手......這是十多年前的故事。十多年前曾經載著發燒的我到醫院看病,六年前曾經被我凹來當我喜宴的招待,才今年的事,唯一一次不會在喜宴上為難新郎喝喜酒,然後怎麼就是這樣突然的噩耗,大家得知消息除了訝異還是訝異。
一路好走~我心裡浮出來的就是這四個字,不約而同的幾個同學心裡也這麼想著。我不曉得他們心裡的感受如何,悲傷抑或扼腕,我一度難過的打擾了工作情緒。他的至親想必衝擊更大,只是我不能斷定一定是悲傷。悲傷,對於離去的人來說沒有幫助,對與現世的人或許只是不能接受現實或是不知所措的一種發洩。「一路好走」對離去的人來說是個祝福,對現世的人來說是個心境的轉折點。就好比天下無不散的宴席,自小到大甚至至死,我們不斷的在離開周邊的同學、尊師、好友、同事、甚至親人,從生離,到死別。生離時可以祝福對方事事如意,死別呢,應該要把他視為另一境界的離別,於是,好好的祝福他,「一路好走」。
2009年2月28日
對台灣廠商產品品管的一些想法
沒有想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僅僅是針對某些廠商、某些產品的品管的一些個人淺見。
最近換了一隻 PDA 手機,算是興奮吧,也算是啟用手機以來花最多錢入手的一次。該手機價格與功能比還算是相當不錯的,可惜的是總是有不少小瑕疵,例如某些狀況下效能低落、某些功能在某些組合下導致當機、某些功能在某些狀況下未如預期表現等等。
我不禁想到幾年前我到某大國際性軟體公司應徵產品品管工程師時,我曾很自豪很有自信的對面試官說了我對產品測試的其中一個看法,也許是略帶戲言,我說「產品測試者要本著我就是要驗證這個產品(軟體)不 work 的心態來進行測試」,背後的意義有很多層,諸如: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有個功能就是做加法器,他可以做到 1 + 1 = 2 ,你不僅要測試輸入 1 + 1 ,你還得測試 0 + 1 ; 1 + 0 ; 0 + 0 ; 1 + (-1).......,而不是只驗證完 1+1 確實等於 2 就收工了。
不過很可惜的最後我並沒有進入那家公司,因素可能有很多,但真正的因素是什麼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這隻 PDA 手機,製造商犯了個相當嚴重的疏失,在其新推出的 ROM 當中,原定是要修正某些軟體錯誤的,但是與那些錯誤無關的其他軟體功能,原本在前一版的 ROM 當中是可以正常運作的,到了新版的 ROM 當中卻相繼不能正常運作了。這是品管上的相當大疏失,為此不禁感到惋惜,諾大的公司,難道這樣的錯誤不打緊嗎,不影響公司聲譽嗎,不影響未來市場上對其產品的信賴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