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工作態度 (1)    方法論 (5)    本土化 (9)    危機管理 (2)    死亡 (1)    自我成長 (1)    自我管理 (3)    決策管理 (1)    版本 (1)    社會 (2)    品管 (3)    風險管理 (1)    效能 問題 (1)    時間管理 (5)    專案 (10)    教育 (1)    產能 (1)    產業 (5)    軟體 (4)    測試 (10)    閒聊 (14)    溝通 (4)    道德 (1)    漫談 (23)    管理 (1)    機器翻譯 (1)    簡轉繁 (2)    翻譯 (8)    booksore (1)    Chinese (1)    Flash (1)    G11N (1)    I18N (3)    Industry (1)    L10N (8)    politics (1)    Project Management (6)    Revision (1)    Software (3)    Testing (4)    Time Management (1)    Translation (4)    UI Design (1)   

2011年10月24日

從本地化看市場尊重

如果有一項商品,原製造國是日本,例如日本的啤酒好了。現在有進口商想要把該項啤酒,原裝從日本進口近來。首先會遇到一個小課題,所有在台販售的商品,必須至少有明確的中文商品說明(註1),例如商品品名、原料、產地、廠商資料等等。

廠商可能會簡單的印製一張具有詳實中文商品敘述的貼紙,在進口後,逐一張貼;或是將該貼紙內容在與原廠協商溝通後,由原廠在封裝時一併貼上。或是在與原廠溝通後,原廠在生產時,鋁罐即以中文印製。

如果是電器產品,除了商品包裝以外,還有電器上面的各個操作文字說明,例如電源鍵等。另外還會有產品的說明書,如果是有畫面顯示的電器,例如電視,還會有開機後的文字敘述。基本上這些說明文字,都可以被翻譯成本地語言,這樣的舉動稱作為本地化。本地化程度端視該產品對目標市場的重視程度,以及其背後具有的淨利(經費)。較低利潤的商品,也許就只有包裝有中文化,以及很簡易的中文說明書。

本地化的目的與考量可能有很多種,但不外乎希望該產品在目標市場可以獲得較大的銷售量、符合當地法令、符合當地特殊文化與環境、以及獲得較佳的使用者經驗。最後一項往往不是多數廠商會認真考慮的。

本地化的需求,不光是產品說明的部分,像是電器產品的插頭形式、電壓、電流、頻率;或是電視屬於 NTSC 還是 PAL等,這些不同地區具備有不同的規格規範,都需要逐一注意。

像有些商品並未做外銷的打算,自然不會考慮該商品可以符合其他國家的環境使用需求。例如如果你在日本買了一台 CD Player ,他所附的電源線就僅會是日本的規格,你在台灣要使用,就要自己想辦法處理插頭形式的轉換。同樣的,如果是本地代理商想要引進,他就應該幫顧客想好插頭形式的問題。

如果你有一項商品,你希望可以拓展市場到日本,你就要認真考慮好好的把該商品的各種說明翻譯成日文;這項商品如果還想賣到美國,那麼你最好除了英文以外,也認真考慮要提供西班牙文;如果你想賣到歐洲多個國家去,那麼那些國家的語言,你最好都做好準備。

部分特殊的商品,你還要仔細考慮,你所提供的西班牙文,是否符合當地所慣用?例如在西班牙使用的西班牙文,可能會與拉丁美洲例如墨西哥所使用的有所不同,你的商品如果僅翻譯了符合西班牙慣用的西班牙文,賣到墨西哥去,會不會造成一些問題?如果你很重視這塊市場,那麼你最好做好準備。

註解:

  1. 商品標示法:
    第九條
    商品於流通進入市場時,生產、製造或進口商應標示下列事項:
        一、商品名稱。
        二、生產、製造商名稱、電話、地址及商品原產地。屬進口商品者,並
          應標示進口商名稱、電話及地址。
        三、商品內容:
          (一)主要成分或材料。
          (二)淨重、容量、數量或度量等;其淨重、容量或度量應標示法
             定度量衡單位,必要時,得加註其他單位。
        四、國曆或西曆製造日期。但有時效性者,應加註有效日期或有效期間。
        五、其他依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行標示之事項。
        商品經認定原產地為我國者,得標示台灣生產標章。
        前項原產地之認定、標章之圖樣、推廣、獎勵及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2011年10月19日

HTC、Asus、Acer的全球發表布局與定價策略

我不是專業的市場觀察家,但講講自己心裡想法總是 OK 的吧! 近年來,Acer 與 Asus 在全球的市佔率越來越高,隨著 HTC 手機也開始在世界扮演相當重要的腳色,開始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但台灣的使用者除了在支持優秀的國產品之餘,也開始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明是 Made in Taiwan 或是至少是在台灣設計的產品,新產品的發表為什麼在國外,甚至很多新機種先在國外上市一陣子後,台灣才見的到蹤跡!
選擇在國外作發表會,自然有市場能見度的考量問題。一個產品,選在倫敦、巴黎、香港、東京、或是紐約作發表會,各有不一樣的意義與效果。但我個人覺得,即便在國外進行發表可以收到較大的效果,廠商是否真的重視本地用戶,其實顯而易見。華碩的 EeePad Transformer 可以做到優先在台灣上市,即便是很少量的,至少台灣是第一批。
廠商要選擇在國外進行發表,其實也可以在台灣加開一場,即便是在國外發表會之後。


試想,如果說 Sony 發表一款革命性的新相機時,選在倫敦作發表會,但是不會在日本進行任何的發表;甚至國外優先上是一~二個月後,日本才可以買到該產品,你覺得這狀況可能發生嗎?就算發生了,你覺得合理嗎?
台灣品牌的產品,不僅國內使用者很感興趣,媒體一樣很感興趣,如果說為了報導台灣的產品,媒體得各自想辦法搭飛機到國外才能取得更多的產品資訊報導,如果是為了搶先報導也就罷了,如果這是唯一方法呢?

再說定價策略,最近看網路上有些人有不一樣的意見,大致上分為兩種:

  1. 第一種大致上是覺得台灣的產品,為什麼遠渡重洋之後,在海外反而比較便宜,照理說應該在產地較便宜不是嗎?
  2. 第二種大致上覺得廠商在各個不同國家地區會有不一樣的市場考量,並且有些人認為跟該地平均國民所得沒有相關!
我的想法是,即便廠商跟各國家的通路商(例如電信商)有一些搭售的合作方案,導致該產品在海外的售價較便宜,而相較於台灣也許因為通路與市場定位問題,價格恰巧比較貴一些,這些聽起來都是可以理解的狀況。
但我的看法有兩個,其一是現實問題,同樣的產品到了高所得的美國,價格不僅不一樣,還比台灣便宜!這狀況可以去想像一種狀況,如果說越南某家生產布鞋的廠商,布鞋在原產地國家賣 100 元台幣,但是到了台灣只要 70 元,你覺得越南人知道了會作何感想?
另一個想法就無關售價。我們都知道,日本品牌很常有某些規格僅限日本販售,海外不銷售。例如 Sony 也有某形式的筆電,僅限日本販售,海外版的就抽掉某些功能,或是換用不一樣的材質。這狀況使得很多買家甚至自己飛去日本買,或是委託友人,或是找代購,才能買到。但是看看台灣品牌的產品,不說很多款式台灣都是很晚才上市,更多狀況是某些特殊款式只在海外販售(這邊非指某些僅針對特定國家硬體環境設計的款式)。結果也搞得國人若想要取得那些款式的商品,得飛海外或託友人代買。

其實我覺得這是這些品牌還不夠具有足夠實力與信心才會表現出來的狀況。

你看看幾次 iPhone 與 iPad 上市,Apple 根本把台灣擺在相當低的優先,但例如日本就在很高的優先,為什麼?因為日本市場很重要,台灣市場很不重要。
那麼日本品牌的產品為什麼會有一些款式僅限國內發售?因為本地用戶很重要,大概也很捧場很死忠。
而台灣的品牌呢?我覺得大概是巴結或者說去求去企盼外國人買都來不及了,因為不夠知名,所以採低價策略,所以採海外限定策略。而台灣本土反正也不很支持,姑且就算了!

是不是這樣的呢?

2011年9月1日

殖民與侵略

前陣子重玩世紀帝國三, 故事主軸都在北美洲, 基本上就敘述了北美原住民先後受到西班牙與英國殖民的迫害, 然後短暫出現了俄國的勢力, 後來出現了法軍的協助來趕走英國勢力. 緊接著美國就獨立了, 但獨立後接著的是原住民的土地與財產逐漸地被侵占. 殖民時代大概都是這樣, 所謂的 "新" 大陸只是相較於既有的強權所未觸及的土地. 殖民的母國為了其國家的強大, 或是為了確保相對優勢, 就必須跟著其他強國一起 "成長", 也就是必須跟著進行殖民, "強佔探索" 新資源. 不過理論上當領地主權確認後, 就可以開始有些建設, 初期的建設應該是著重於交通, 以便開採的資源可以快速地往港口運送. 緊接著應該會是水利與電力的建設. 當這些基礎建設都逐漸完善後, 就會開始進行較深層的文化侵略建設. 雖然最後的文化建設也是要看執政統治者的心態, 落實程度不一.

2011年4月14日

行話

行話:同業間的專用語。如:「行家說行話」。亦稱為「同行語」、「行業語」。

有時看電視上,藝人們在聊天,講到像是「我們為了這演出,之前 Re (讀: 蕊)了好幾次」,什麼叫做「Re」?而且還發成蕊的音!他其實是「rehearsal」的簡稱,也許國外演藝人員習慣簡稱他「Re」,這我不清楚,就是說,也許因為 Rehearsal 太長,經常會簡單講它,這就會變成一種行話。只是,當你聽到大家都講蕊蕊蕊,你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我們再來蕊一次吧」!?

老師說,不懂,就要問!(丟粉筆)

2011年3月29日

你怎麼測試一個產品

記得以前有部電影,描述要測試保全系統,於是請來過去曾有偷竊經驗的人來檢驗其保全夠不夠縝密。

想想看,如果你自己做了一把菜刀,你要怎麼測試他?

首先,假定這把是切菜的刀,拿在手上試試重量以及重心、比例;接著,找來看是高麗菜、大白菜等青菜切切看;再來,找來一把蔥,切看看,看這把刀快不快........喔我掰不下去了,因為我不會做菜。實際上切蔥是不是用更輕巧的快刀呢?

是了,你要測試一個產品,你首先必須熟悉這個產品或是熟悉對應的需求(做菜、切菜)。
以我來看,熟悉產品,比較偏向於設計面,比較會是設計者的角度,或是專家角度;實際需求則是偏向消費者、使用者。

如果你設計了一把菜刀,你除了自己測試完畢以外,最好找來專家與一班使用者,來幫你進行測試。

換個例子,如果你設計了一個高科技產品,例如你開發了一款高規格的行車紀錄器,你除了在你的實驗室測試所有功能以外,你應該要做路測。而且,最好不是你或你的同事測,因為也許你們是該產品的專家,但你們可能不是開車的專家,也可能不了解路上跑的車有什麼樣的狀況。

結果,當你沒有作好路測時,產品在上市後,才發現機體過熱導致異常。當你百思不解,想說你在實驗室已做過壓力測試 - 連續錄影 24 小時都正常,為什麼爆出那麼多過熱異常的狀況!這就是你不了解原來上路後,太陽晒下來,車子會有多熱;原來開進雪隧,隧道內那麼熱;原來很多消費者,下車後不會把機子拔下來放陰涼處,所以就放在車子裡晒太陽,而原來車子裡的溫度會高到 50~70 度,遠高於機器正常工作溫度!

但是如果你還是沒辦法找來使用者幫你測試,你怎麼辦?
我會建議,測試時,你要假想你是一個找碴的人,你就是一心一意要證明該產品不能正常運作,所以你就得要試著在各種邊界點去驗證他。邊界點就好比機器工作溫度,他就是一個邊界點,雖然你說這機器正常工作溫度是 0~50 度,但實際上,在路上就是會遇上溫度高過 50 度,那怎麼辦?

找碴並試圖證明產品不能運作的模擬方式,是一個比較快速協助開發人員自己檢驗產品完整性的方式之一。

2011年3月17日

本地化語彙

每個地區經常都有一些各自的特殊慣用語,在生活習慣上也都有一些小差異。城鄉之間的差異也會造成生活習慣的不同。例如都會區裡的小餐館,常見要客人點完菜先付款,但城郊的小餐館通常你吃完要走再結帳,不急!

本來嘛,一群人在一個區域裡共同生活,本來就會逐漸發展出特有的互動方式,語言文字也是這樣逐漸產生。這個鄉可能大家在廟會時很熱情,隔壁鄉可能是在普渡時擴大慶祝。習慣也是會改變的,雖然現今法規規定車輛應等禮讓行人先行通行過斑馬線,在都會區裡,你行人可以比較放心的走,到了鄉下,你可得更加小心有無車輛。

至於語彙呢?想像我今天一早出門,遇上鄰居,「嘿,早安!」到了早餐店:「老闆,包子一個,米漿一杯,帶走。」到了公司,看見警衛:「早!」中午時,到了麥當勞:「我要一號餐,外帶。」 下午到了 7-Eleven 買咖啡:「中熱拿,不要糖!」傍晚口渴,到飲料店:「綠茶一杯,無糖,去冰。」這裡出現類似的語彙有「早安 / 早」、「帶走 / 外帶」、「不要糖 / 無糖」等等。這些用語都是當地慣用 / 通用的,所以不管你怎麼說,大家都很容易的可以懂。

如果你在路上遇見個路人,問你「請問,要到 101 ,打車過去快還是搭公車?」我告訴你,這路人八成是個大陸人,因為「打車」不是說去敲打車子,是叫一部計程車。在台灣也會用「打」字,例如「打電話」、「打卡」,為什麼你就不會懷疑這是在講要把電話打壞,要把卡片打壞?因為我們習慣那麼講。但我們不講「打車」!

「大口吃遍台灣」的主持人阿松,他在點小吃時,常常會錯用量詞,例如「老闆,那個湯,我要一個,裡面用。」雖然量詞本來就不好學,一個、一碗、一份、一杯、一瓶、一張、一箱、一桶........有時確實講「一個」最快,即使聽起來很奇怪。這就好像用英語你要說 one cup, one meal, one beer, one cloth....基本上大家都懂,你不太需要去執著什麼 one piece of xxxx 之類的。

語彙差異在網路遊戲上也造成一些小困擾,例如最近很熱門的星海爭霸,台灣伺服器上有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玩家,於是就有台灣玩家指出兩邊語彙跟講法的不一樣,例如:

中國大陸用語台灣用語
造房子建房子
出2隊機槍兵生2隊機槍兵
來2隊小狗來2隊小蟲

2011年3月3日

從電腦效能瓶頸看問題核心

以前在維護網站的時代,採用 UNIX 系統,就特別針對效能瓶頸多加注意。當時遇上龐大的網站瀏覽需求以及網站服務使用需求,使得網站回應相當慢。老闆當然要求要盡快解決,也問過我是不是要換更好的機器,他再去找經費。

但是錢要花在刀口上,因為我們沒有無限的經費。當時的例子,效能瓶頸可能出現在下面幾個點:

  • 網路
    • WAN 還是 LAN ?
    • 設備:是否既有網路設備不足以應付龐大的 session 或是流量,網卡要換還是 Switch / Router 要換?Layer 2 / Layer 4 Load Balance Switch 有沒有效?
  • CPU
    • 網站服務回應慢時,是否 CPU 呈現滿載狀況?
    • 若 CPU 呈現滿載,是哪些程序佔用多數的 CPU 運算效能?
      • 是 httpd 佔用較多效能?
      • 還是網站程式佔用較多效能?
      • 還是其他相關程式例如資料庫佔用較多效能?
  • 硬碟 I/O
    • 硬碟 I/O 是否滿載?
諸如此類,每個不同的環節都可能導致前端服務回應緩慢,解決方法也大大迥異。而往往真實狀況混雜著多種不同背景下產生類似的結果,例如當時某些特定族群的用戶,他們的對外網路頻寬本來就不太夠,多人同時使用時,瓶頸在於他們的對外頻寬;然而相近時間點,其他族群的使用者,網路頻寬都不是問題,那時真正的瓶頸在於伺服器端過載。

解法其實也很多元,除了一方面提升網路品質(即便這後來經證實不是主要瓶頸),一方面從硬體下手改善 CPU 運算以及採用更能應付多工運算的伺服器,硬碟也採高轉速、快速存取的高階硬碟陣列,另一方面也要從軟體下手,改進程式實作方式與檔案系統架構,減低不必要的 I/O 存取,善加利用記憶體暫存,還有把伺服器拆分成多個階層,外加採用多組伺服器做 Load Balance 。

其實改動了這麼多可能因素,一般而言,可能反而不太容易看到是否「錢花在刀口上」。不過當時因為多個環節處於先天不良的狀況之下,同時改善是必要的。

生活上的問題也可以試試採用類似方法加以分析,比方說一家餐飲店為什麼生意不好?
  • 地點因素?
  • 人員因素?
  • 硬體設備因素?
  • 餐點種類?
  • 價格因素?
  • 美味因素?
  • 大環境因素?

2011年2月21日

專案管理 - 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

最近聽到某個專案團隊詢問一個問題,問到說我們的問題追蹤系統能不能有個快速提交問題的表單,好讓外面的協力廠商或自由工作者可以比較簡單的在測試階段提交問題;或者說,能不能有匯入功能,例如透過 Excel 表單匯入問題到系統。

我覺得以工程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大概會覺得這些都是功能面的問題,既有的提交問題程序對工程師來講不會很困難也不會很複雜,能不能有快速提交方式,要看系統擴充性,要不就要重新設計該專案的欄位;至於能不能透過 Excel 匯入,也是看系統本身支援與否,要不就要自己寫一個中介程式來加以處理。

雖說系統易用性對於工程師與其他非工程師來講,會有很大的落差。而若是提到產品開發,很多開發團隊對於產品的易用性往往不擅長,不過這已經是另外一個主題,在此不多做著墨。

是不是可以有快速提交表單,這可以藉由定義哪些欄位屬於必填欄位,哪些屬於選填欄位,然後看系統是否支援在建立新的問題記錄時,可以有機會選擇簡單表單或是完整表單,來看是否可行。

透過 Excel 匯入,我覺得我在解答可行或是不可行之前,我倒想提出個疑問。該專案決定使用這套系統作為問題追蹤系統的用意是什麼?一個專案可以選用任何的問題追蹤方式,不管是口頭回報、一個筆記本記錄、一個共用或非共用的 Excel 表單、SharePoint 表單、或是專門的問題追蹤系統,只要適用於多數專案成員,他就會是個不錯的方式或系統。

如果目前專案的狀況是專案團隊龐大、成員散布在多個國家地區以及不同時區、專案交付物龐雜等等,要求所有成員使用集中式的問題追蹤系統,好處除了狀態追蹤容易以外,還包含他可以是即時的,例如當一個問題產生,回報問題後,被指派的問題解決者會立即收到電子郵件通知。系統還可以快速的依照不同需求來篩選問題。

使用 Excel 表單來匯入問題,意味著提交問題的測試人員將會使用 Excel 來記錄問題?而開發人員依舊使用系統來追蹤問題!那麼接踵而來的問題,將會是後續的問題追蹤。試想,當開發人員與測試人員使用兩套不一樣的系統來記錄/追蹤問題,這兩個團隊以及這兩個系統之間如何溝通/同步?
Excel 表單匯入系統確實解決了從測試團隊回報的問題可以在系統內轉發給個別的開發人員,但是緊接著當問題逐一解決後,勢必要將這些更新的進度在匯出轉成 Excel 然後發給測試人員。然而,狀況不單這麼單純,在過程中還會發生許多往返,例如某問題描述不清,開發人員得要轉回給測試人員詢問更多細節,或是測試人員驗證問題時發現問題仍舊存在等等。這之間將會有很多的溝通會變得相當複雜。

所以,跳出來想一下,當初這專案並沒有使用 Excel 表單來作問題的追蹤,而採用問題追蹤系統,是為什麼?是希望藉由系統來輔助可能的龐雜溝通與追蹤問題?還是其實本來就是個很小的案子,要殺雞卻用了牛刀?


另一個故事是某專案使用了 SVN ,要求所有專案團隊都必須使用 SVN 來工作,包含收件與交件。單一一個可獨立的元件,在專案初期會由團隊 A 主要負責對應階段的工作,到了中後期,團隊 B 便會開始加入來進行其他的加工工程;期間團隊 A 將可能會需要對元近進行問題修正,團隊 B 得針對修正的部份也對應修正在相關的檔案上面。

換個角度來看, SVN 在專案裡相當於是個協同工作平台,好比在 File Server 上面建立一個共用工作目錄一樣,不同團隊都相當於在同一個工作目錄下工作;此外, SVN 本身還具有版本控管機制,每個專案成員完成一個修改後都必須將該修改的版本提交到伺服器,建立一個版本 (revision) 。

實際上各個團隊分散在世界各地,使用 SVN 其實也多少解決了一般 File Server 必須是在區網內同網段的限制。

然而,是不是所有專案成員都了解使用 SVN 的用意?當發現某些檔案怎麼用 FTP 甚至 email 夾檔在交換時,我就覺得不妙了!某階段的檔案,居然看到專案經理藉由 FTP 把檔案發給某團隊,然後要求該團隊也用 FTP 交回來;而該專案經理知道後端主要的開發團隊依舊使用 SVN ,所以專案經理會再把檔案提交到 SVN 。

有沒有覺得跟上面要求把 Excel 表單匯入問題追蹤系統的狀況很像?

專案經理究竟有沒有了解選用的系統的用意以及好處在哪?其實不是一定要使用哪一套系統,就好像切麵包、切水果、切肌肉、切牛肉,你說我通通用同一把刀子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但是我們會從經驗學到,用切蘋果的小水果刀拿來切西瓜,真的很難切,所以我們發明了刀面很長的西瓜刀;同樣的,你說我拿西瓜刀來切蘋果可不可以?當然可以,只是不順手!

專案開始時,得視專案大小、專案交付物的複雜度、團隊數量與團隊成員數量、還有流程複雜度,來選用適合的流程與工具,不是盲目的選了一個,到底適不適用不知道!這就好比你已經買了一把西瓜刀要切西瓜,你究竟知不知道為什麼你買了西瓜刀?或是你究竟知不知道你要切的是西瓜,你究竟知不知道你要切什麼?結果實際要切西瓜,然後你卻又要求人家給你一把小水果刀,原因只是某專案成員小水果刀用很熟,西瓜刀不善用?

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很重要,我一直對於那種搞不清楚狀況的專案經理很感冒。專案經理不是說你只要確保專案照進度走、成本控制在預算內、品質有合乎標準,這樣就行了。實際狀況是在專案進行中就是會有一堆意外,計畫趕不上變化,專案經理就是要扮演很吃重的溝通角色,你若身為一個專案經理,當有人跟你詢問可不可以用小水果刀這樣的問題,而在專案開始時批核採用西瓜刀的你,如果不知道這個決策的背後因素,我相信這專案經理只會花更多時間在溝通。

專案經理是不可能懂每一個專業,所以必要時要請教專家,但不是說專案經理就什麼專業都不用懂,因為你不可能每個小決策都詢問專家,除非你正在進行一個很龐大的專案,而你們另外有個 PMO !

2011年2月8日

領土與統治權的個人看法

也許會是個很有爭議性的主題,不過至少說說我的想法。我也不是什麼有學問的學者,只要是理性的,我倒是樂於聽到不同的聲音。

我老是在想,中華人民共和國老是對全世界稱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之一,我到好奇這說法以什麼為本?有史以來,或者說從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來,這個政權從未統治過台灣。回顧台灣在那個年代以前的歷史,先是大清政權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從此喪失對台灣的主權。接著大清政權被孫中山為首的革命軍推翻,並成立新的中華民國政府。而直到二次大戰日本戰敗以前,中華民國這個政權也從未擁有過台灣的主權!

一些學者或是政治家認為台灣的主權是否歸屬中華民國,本身就已經是個問題,更不用提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我來看,當一個領地在過去已然割讓給另一個政權,即便割讓時是基於怎樣不平等的處境下,過去各種族各政權恃強凌弱似乎勢天經地義,除非有更強大的正義的一方出面「主持公道」!然而,當唯一有資格要回失物的這個原始政權(大清)都已然消失,後繼者(中華民國)也未追溯主權,再更後繼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哪有資格追溯!再者,當大清政府把台灣割讓出去那一刻,他就已然喪失主權。你能想像你祖父把一塊土地讓給別人,然後現在你卻想要去追討回來說那塊土地是你的嗎?

台灣會在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被迫歸還(給誰?),個人鄙見認為僅僅是當時美國欲控制太平洋勢力,或者講好聽是要避免共產勢力大幅擴張,因此藉二次大戰,美軍分別在包含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等地都設有軍事基地。

台灣以及澎湖列島在西太平洋確實是個很關鍵的區域,正好日本戰敗,盟軍(或說美軍?)要求日本放棄台灣主權,這身為戰敗國的日本能說不嗎?這就像甲午戰爭大清戰敗,不得已得要割讓台灣是一樣的道理。

我猜也許中共政權認為其為中華民國的後繼合法政權,因此認為當時盟軍同意將台灣歸為「中國」管轄,即便當時是指中華民國,但既然中共認為其為後繼的唯一合法「中國」政權,於是認為台灣應歸其所有?

我基本上不是學者,目前也沒多大興趣逐一考究個中緣由。但想想看,這像不像這樣的故事,祖父做生意失利,把名店讓給某甲,到了老爸那一代,家族的好友某乙因商場得意,恰逢某甲世家商場失利,所以把那名店低價買了回來,讓給了老爸。結果叔叔說祖父臨終前什麼都沒交代,只交代他未來有一天要把那店拿回來,所以就大聲嚷嚷說那個店該歸他所有!

故事當然不一樣,但是一樣可笑。

有興趣可以搜尋「台灣前途未定論」,或是「台灣地位未定論」。可以看到更多學者精闢的見論。

看倌若要辯論,請移駕那些學者的部落格或是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