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挺有趣的,是「少數服從多數」呢,還是其實是「多數暴力」?
記得應該是小學時,學校為了讓學生們開始有所謂的「民主」觀念,開始教導「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這樣的觀念,小一時幹部應該會由老師指定,小二或小三之後幹部就開始用「投票」的方式進行。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多「表決」的事件開始發生,例如贊不贊成該週小考取消?某個自習課可否臨時改體育活動?校外教學要去哪裡等等。
大概自小五小六或國中時,學校課程開始教到自然科學與物理化學,開始介紹到像是牛頓、伽立略等人,這個時期我們學到了,原來在十六世紀以前,人類是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地球是平的,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註1)。直至「哥白尼」、「克卜勒」、「伽立略」等人相繼提出新的天文觀點,質疑過往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宇宙中心,甚至伽立略還「激進」的提出地球應是繞著太陽而轉,這樣激進的言論不能被教會所接受,伽立略因此終身被禁錮在家中不得與外界接觸。
註1:西元二世紀的「托勒密」認為地球為宇宙中心,其他的天體分別固定在許多不同的球面上,繞地球作圓形運動。
所謂的民主便類似這樣,當你與多數人的意見不同,即使若干年後證明你是對的,但在當時你就是錯的。只是較為先進的民主觀念,希望能夠尊重少數人的聲音,大抵是很多事情並不是明顯的對或錯,只是多數人比較傾向於某種做法或看法,在能力所及,如果能讓少數不同意見的人也能夠有所滿足自是最好。就好比說即使紀律嚴明的軍隊也會特別為素食者另行準備餐點,更別說一般人的宴客也常見會為素食者準備特別餐點。
但是多數暴力是怎麼回事?簡言之就是多數的既得利益者僅為自己的便利而行事,並未去考慮其他少數者應有的權益。
偶爾我會搭乘捷運上班,正好我上班的路線與尖峰時段的人潮方向相反,更詳細的說,我上車地點本身就是個商業區,因此從捷運站出站的人潮相當的多。捷運站在地上畫有進出站的動線,但上班尖峰期,出站與進站的人數比例可能是 50 比 1 ,甚至是 100 比 1 。也就是說突然間湧出 100 人出站,同時卻可能只有 1~2 人進站。即便四部手扶梯動態的調整成三部出站一部進站,但通到卻總是塞滿出站的龐大人潮,大約八成以上的出站人潮無視於地上的動線,大辣辣的逆向走在應屬進站的動線上,大概心想反正沒什麼進站的人嘛,有何不可。僅有大概一至二成的人遠遠的若看到有進站的人靠近,會盡量空出通道讓進站的人得以行進。這就是一種多數暴力的表現。
多數暴力,大概是群居動物的天性吧。偶爾電視轉到 Discovery 或是國家地理頻道,看到拍攝野生群居動物的生態,有時就會看到某些較弱勢的個體被群體所排擠,搶不到較暖的地方避寒,或是搶不到足夠的食物,漸而變成體弱多病,當遇上獵捕者時,則往往成為必然的犧牲品。
想要改善,還是只能盡量自發的去關懷周遭,注意他人的感受,在行有餘力時多給其他人一些空間吧。這種風氣是要靠群體養成的。
[正版購買] PicPick 7.3.1 免安裝中文版 - 有馬賽克功能的擷圖繪圖工具
-
幫圖片打馬賽克的免費軟體 -
PicPick,這款來自韓國的軟體以「美工人員的全方位設計工具」自居,內建許多小工具,包含:螢幕擷取、色彩選擇器、放大鏡、尺規、十字線、量角器、白板...等等;螢幕擷取功能不會有缺角的問題(如:Windows
7),圖片編輯器功能強大,畫框框、畫直線箭頭、畫曲線箭頭都是專業等級的...
1 小時前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