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工作態度 (1)    方法論 (5)    本土化 (9)    危機管理 (2)    死亡 (1)    自我成長 (1)    自我管理 (3)    決策管理 (1)    版本 (1)    社會 (2)    品管 (3)    風險管理 (1)    效能 問題 (1)    時間管理 (5)    專案 (10)    教育 (1)    產能 (1)    產業 (5)    軟體 (4)    測試 (10)    閒聊 (14)    溝通 (4)    道德 (1)    漫談 (23)    管理 (1)    機器翻譯 (1)    簡轉繁 (2)    翻譯 (8)    booksore (1)    Chinese (1)    Flash (1)    G11N (1)    I18N (3)    Industry (1)    L10N (8)    politics (1)    Project Management (6)    Revision (1)    Software (3)    Testing (4)    Time Management (1)    Translation (4)    UI Design (1)   

2008年10月13日

工作上的危機管理

危機管理,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會發生,有些事情相當小,談不上什麼危機,就只是單純的下決策,例如本來你想拿剪刀剪開某商品的外包裝,臨時找不到,於是用刀片替代;稍微大一點的事情,例如家中用了近十年的熱水器突然在半夜壞了,天氣已涼,一家老小不太可能冒著 20 度左右的水溫洗冷水澡,怎樣用最短的時間讓家裡的熱水可以重新供應;再更大一點的事件,例如突然接到電話,得知老家的長輩有狀況,怎樣用最短的時間趕回遠在百公里遠的老家等。

工作場合,由於商業上的考量,總是希望能用更好的管理方式來為公司賺錢,因此諸如危機管理、風險管理、時間管理、決策管理等等管理方法廣違被談論或是運用。

每一項管理的背後都有很多道理,但我覺得其實他們都是相似相通的。例如上次我舉例到飲料店怎樣利用閒置時間以加速商品的交付,概念其實是可以應用到很多場合。

有時候感覺共事的人會說幹嘛想那麼多,一副認為天不會塌下來似的,但俗話說「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職場上很多時候一個小錯誤可能導致某個合約便成違約,賠償下來是可能讓公司面臨財務困境的。

我一向認為,可以的話在一個專案開始的階段,就盡量的列出各種可能導致專案失敗的可能,要討論機率那是之後的事情,商場上有時確實要賭一下,但就看賭的對或不對。

舉例來說,會不會因為硬碟故障甚至損毀,導致專案的檔案全數毀壞?那麼是不是要有檔案備份的機制?在 921 地震發生之前多數人做的備份是磁碟陣列或是磁帶備份, 921 之後大家開始思考異地備份,不管是即時的或是非即時的,例如每週定期將一份磁帶送去辦公大樓以外的另外一個地點儲存,那麼要是辦公室發生意外導致設備全毀,至少前一週的檔案還可以取的回來。

其實工作上的危機天天都在發生,只是事小或是事大罷了。小的可以是例如原定今天要完成某專案工作項目A,然後明天開始工作項目B,但是因為前一個案子被客戶打回票,今天緊急要做處理,那麼當下的專案的工作項目受了影響,勢必往後延,那麼該怎麼處理,本身就算是危機的處理。

危機或是風險的管理,並不是只有專案的經理,或是部門經理要去注意的,每一個工作者都應該要學會認識這些以及處理這些問題。不能來一個任務指派就只單單看該任務,然後就隨意應允交期。答應了的交期,因為其他內在或是外在的因素而產生的危機,就要學會面對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