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工作態度 (1)    方法論 (5)    本土化 (9)    危機管理 (2)    死亡 (1)    自我成長 (1)    自我管理 (3)    決策管理 (1)    版本 (1)    社會 (2)    品管 (3)    風險管理 (1)    效能 問題 (1)    時間管理 (5)    專案 (10)    教育 (1)    產能 (1)    產業 (5)    軟體 (4)    測試 (10)    閒聊 (14)    溝通 (4)    道德 (1)    漫談 (23)    管理 (1)    機器翻譯 (1)    簡轉繁 (2)    翻譯 (8)    booksore (1)    Chinese (1)    Flash (1)    G11N (1)    I18N (3)    Industry (1)    L10N (8)    politics (1)    Project Management (6)    Revision (1)    Software (3)    Testing (4)    Time Management (1)    Translation (4)    UI Design (1)   

2014年3月31日

自己的未來自己決定, 不要盲目反對, 也不要盲目跟從

近日檯面上的議題大概被反服貿反黑箱給佔據了。我臉書上的朋友們大致也分成兩派不同的立場,一派基本就是反服貿或是反黑箱,另一派支持服貿 (但是依舊反黑箱,或是未表態)。

我個人看法,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不少精闢解析,但大抵支持服貿者,或是質疑反服貿者,多是講道若不盡早與中國簽訂協議,對台灣的未來貿易以及國際發展會有很大影響,甚至未來要跟其他國家例如美國簽訂貿易協定 (例如TPP) 也會有困難。

且讓我們跳脫時空到一二十年前 ,一直以來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很難立足,參加什麼國際活動多會被中國阻饒或是干涉干擾。像是參加奧運現在都得稱我們自己為中華台北,然後其他國際體育賽事也多走所謂的奧會模式。或是像是參加 WHO 世界衛生組織,也長年被中國阻擾。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其才是唯一的中國為利基,不承認中華民國,並進而主張台灣為其一省,因此要求其他各國以及組織不得允許台灣 (或是中華民國) 加入相關的國際活動。在這一二十年前,我想請大家回想,如果當時有人提出來,只要我們願意依附在中國之下,我們就能夠加入那些國際組織或活動,試問當時的時空,大家能接受嗎? 試想當奧運裡我們的選手拿了金牌,領獎時被稱作中國台灣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大家能接受嗎?

我所看到的很多支持服貿的人的言論,或是提到對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感到憂心的言論,儼然已經趨向台灣必須依附中國,未來才有發展這樣的走向。即便這是事實,但難道不該去思考國家認同的問題嗎?

有不少反對 "反服貿" 的人, 把那些反服貿的人冠上支持台獨的名號,或是認為背後有綠營在搞鬼,或是認為綠營以及台獨人士等者收割。我到好奇這些人的國家認同是什麼?

先跳開話題來說 ,我對於台獨感到不需要沒意義。它不過就是個國號罷了。你說你之前叫做張小明,你覺得不好聽或是你覺得對你事業發展有影響,於是你去申請改名改成張大名,就這麼簡單。台灣獨立? 你說中華民國在台灣這不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嗎? 你說一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證的西班牙人要來台灣可以直接進來嗎? 其實只要修改憲法 ,刪掉我們實際上早已沒有統治權數十年的領地 ,就可以了。不要自欺欺人了 ,即便你有塊土地過去真的是你的 ,然後被強佔了 ,你就算怎樣打官司你都輸 ,幾十年過去了 ,這法律追溯期也是有的 ,你還要硬說那土地你的嗎? 有本事去要回來呀! 所以 ,為什麼需要台灣獨立? 台灣本來就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只是現在的國號叫做中華民國不是嗎? 若不想老是被中國欺負, 那就改個國號。越南跟哈薩克都曾經有改國號之意。

回到原問題,你的國家認同是什麼? 你認為台灣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你是否認同未來應該跟中國統一,受中國統治,例如香港或澳門模式,或是其他模式?

這好比有人覬覦你一塊地,希望你賣給他,你不肯,他就威脅你,威脅你家人,三不五時搞你,讓你家人安全受到威脅,讓你家人受傷,讓你工作受阻,迫使你把地賣給他,你從不從? 土地賣了,你跟你家人就解脫了,你從不從? 你可以考量因為你怎樣都鬥不過他,所以妥協於現實,藉以換取家人安全以及擺脫干擾,那好,你決定了,你就為這決定負責。

2013年12月13日

分贓的文化

說到分,最容易想像的就是例如一票人去搶了一筆錢,那麼接著就要來把這筆錢分了,這叫做分贓。
贓字解作: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財物。如:「貪枉法」﹑「追」、「人俱獲」。或:偷搶而來的。如:「款」﹑「物」。
台灣的社會裏頭,其實處處都可能會有這分贓的文化。你乍聽之下可能不以為然!

比如說,一家四口, 小兒子這次期中考考了滿分,拿到了第一名,爸爸宣布說,為了幫小兒子慶祝,所以這周末全家去吃大餐!是不是分贓?考了第一名的小兒子,如果真要說有獎勵,應該是他個人獨得,如果說大姊姊其實都有幫這弟弟講解課業、督促他念書,功勞不小,那可以另外論功行賞,但怎麼會變成全家同樂?

比如說,今天部門裡來了一位新同事,於是主管宣布,今天中午部門聚餐,以歡迎新同事。這也許談不上什麼分贓,那來看個較明顯的例子,例如某大案子終於結案,公司撥了一筆款項下來用於這專案的慶功,於是部門主管宣布這周五晚上大家到福華飯店吃飯!等等,這案子是全部門全部都餐與的嗎?好,就算不是,你要說某A跟某B他們雖然主要負責這案子,但也因為這案子,原本他們手上的工作被改分派到某C跟某D,要不是這兩位願意接手他們的原本工作,他們能全心投入這案子嗎?所以真要說功勞,C跟D也有。這種情境有沒有很熟悉?這就是分贓的文化啊!

覺得還不認同嗎?情境可以再複雜一點,例如某大型專案,專案團隊擴及全球多個分公司,最終專案圓滿落幕,總公司簽核同意說讓各地分公司的各專案團隊可以有一筆款項,舉辦餐會,以慰勞這些辛苦的成員。為了追蹤施行進度也好,或為了公司內部或形象的紀錄也好,總公司要求說請各地分公司的專案團隊拍幾張餐會的照片,要求要包含專案團隊成員在裏頭。於是,台灣的公司,因為覺得其實不只那些專案成員有功勞,其他直接間接支援的非專案成員也有功勞,然後還考量說與其近一半以上的本地員工餐與這餐會,不如乾脆所有人都來同樂!但是等等,要拍照啊,閒雜人等請先在餐會會場外面等一下,先拍一張擺滿外燴的照片,再來一張專案成員的照片,好了足夠了,大家可以進來了~~
這不是分贓是什麼?沒有個人功勞,只有團隊功勞;這次是你的專案大成功,下次換別的專案大成功,只要大家一直維持這樣高水準表現,大家經常都有這樣的福利可以享受。是沒錯啦,很多專案的成功不是個人秀,但也不表示團隊裏頭沒有相對功勞(或苦勞)較高的人,類似像這種把所有人拉到一起然後來共同分享這功勞,說破了只是個便宜行事的偷懶行為。

2013年9月9日

先到我家內廳歇會,然後到後院聊聊

先聲明,我可不是什麼豪門世家或是新興富豪,家裡真有前庭、後院、內廳、外廳什麼的。所以假設真有朋友來訪,這對話大概僅是「歡迎歡迎,來,咱們客廳這裡坐,我幫你倒杯水」之類的。簡言之,我家有客廳,我就會說客廳坐會,如果我家只是個小套房,我還真只會對你說席地而坐,我不會去講個根本不存在的地方請你過去坐,因為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那地方在哪。
以這標題跟第一段來看,感覺沒什麼問題對吧。其實形容一個地方還可以用絕對方位或是相對方位,例如我可以說,來,咱們到東邊坐坐,只是如果我家明明就很小,進了門可能你我都搞不清楚東西南北了,這麼說很詭異;或是我可以指著前方,說道:來,咱們前面坐坐。
如果換成多數ㄧ般人的家庭,家裡也許有個一廳二房之類的,房屋格局通常方正,正方或長方,大抵還會座南朝北或是座西朝東之類,那麼房子就有對應的方位,東方,南方等等。就說一所學校,也可能會有東樓、北樓之類的稱呼。一個小鎮,也可能會有像是東x里、西x里之類的地名。又例如台北市,會有像是東區這樣的稱呼,或是像台中市,行政區域真有西區、北區、北屯區之類的地名。
就是大抵我們會用合宜且易懂的方式來設法區分各個大小不等的區域,但是我覺得關鍵的是你一般不會用很詭異的方式來做區分。只是如果你要自嗨的話,明明你家小如彈丸之地,你卻非得要搞出個什麼西廂,東翼,中廳,後廳,後院等等,那也無人可以對你做什麼干涉。
當一群人組成一個社會,生活在一起,一些不見得是正式的地區區分會很自然的發展出來,好比台北市東區,現在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講可能會感到疑惑,以為是台北市的東部區域,例如信義區101這一代,但其實是概略指明曜百貨這一代(詳見: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5%8C%97%E6%9D%B1%E5%8D%80)。如同前述,有些會變成正是地名,例如台中市西區,它是一個正式的行政區域名稱,有明確的界線定義。
我提到,大抵我們是從共同的生活經驗去衍生出一些常用的地名稱呼,但我們不會用使用詭異的名稱。一個區域稱呼也會跟著在不同的地方而有不同的區域定位,比如你可以概略的說城市東部通常較怎樣怎樣,如果以為這是台北市,那就大抵是松山信義這些區域;如果以為這是指台中市,那就大抵是台中市東區,或現在新台中市的太平區。
你也可能會聽到人們說著沿海地區,如果不說地方所在,很難知道方位。以西部沿海城市而言,講到沿海地區自然一般是位於西部區域,但如果現在其實是講花蓮的沿海地區,那麼實則為東部區域。
講這麼多其實是要鋪陳到近年在台灣越來越常聽到的「內地」或是已經講數十年的「大陸」。有人考究過說內地一詞在日據時代就有使用,或說在明清時代也有使用。然後提到無需對於內地一詞過於敏感。我倒認為即便日據時代就有內地一詞,但那個年代已經過去了,並且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即便有這麼稱呼,也是在於某種情境下,例如在台灣的日本人(不管是來自日本的日本人,還是被規劃為日本人的台灣人)稱呼原本的日本領地為內地。不管明清時代是否有內地這樣的稱呼,至少恕我淺見,在我懂事以及開始唸書以來,我從來不知道台灣哪裡有被稱作內地,南投嗎?最多我會看到有些文章會提到南投是台灣唯一不靠海的縣市,但我沒聽過有人稱呼南投為內地。如果要說海峽對岸,讀書時代最多是被灌輸那邊是中華民國寄有領土,只是現在被中共政權竊據,因此在區分時,或說台灣地區,大陸地區,然後就簡稱大陸。就好比我們會稱生於金門的人為金門人一樣,我們也稱海峽對岸的人為大陸人,細部區分有時我們也會稱像是上海人,福建人,廣東人之類的。內地這詞基本上在台灣根本就沒什麼使用吧?
時即開始比較被普遍使用,應是越來越多台灣演藝人員到中國發展,當面對當地媒體採訪時,有些時候就會用到內地一詞,例如某藝人可能被問到近期發展,他回答道未來這半年都會待在內地拍戲。原本這也沒什麼,你入境隨俗,語言又通,你自然要用當地慣用的語言。例如你初次到中國旅遊,對著餐廳服務生大喊著小姐小姐,會被使以白眼回對,你終究會了解到這樣稱呼很不禮貌,你總得改稱呼人家:服務員!在一個地方久待,你本就該學會當地的一些習慣。於是,在中國工作的台灣演藝人員,被當地媒體採訪,用了像是內地這樣的稱呼,其實本來沒什麼好奇怪的。但若是台灣媒體在轉述報導這藝人的動向,對著台灣的觀眾,提到吳某某表示未來半年都會在內地發展,我肯定第一個聽不懂。當你在台灣,你就該入境隨俗啊!在台灣,沒有哪個地方叫做內地呀,不然難道你是說南投嗎?這就好像南投縣根本沒有沿海區域一樣啊ˊ!

2013年1月29日

為什麼要避談中國或 Chinese

在台灣, 這個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叫做中華民國, 從小教育就被灌輸我們是"中國", 意即中華民國, Republic of China, R.O.C!
小學/中學的教育也提過中華人民共和國, 也講述過我們退出聯合國以及在國際間的外交困境種種.
等到開始工作後, 出國旅遊或是到國外出差時, 好幾次的例子, 外國人見到我們這種東亞面孔, 首先心裡會猜你是不是日本人, 特別是你若是到日本觀光客很多的城市或景點的話; 接著, 他心裡大概會猜你是不是"中國人", 因為這通常猜中機率較高(中國人口眾多). 我不知道近年來猜韓國人的機率有沒有提高.
所以, 當我在國外第一次被外國人問說 Are you Chinese? 基於從小的教育就告訴我們, 我們是中國人, 國中英語課程也有相關的練習, 像是 Can you speak Chinese 之類的課程內容, 於是, 我直覺反應回答 "Yes! (I am Chinese!)" 然後被我旁邊的太座瞪了一眼.
若干年後還有好幾次在國外被問到 Are you Chinese? 我就改回答 I came from Taiwan!
雖然有其他人的經驗是可能會得到這樣的回應 "Oh! you came from Thailand, welcome!"

為什麼要避談中國?
理由很簡單, 因為國際上普遍認知是中國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 那個具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 而凡是有 Chinese 的字眼, 就會直覺聯想是跟那個大"中國"有關, 不太會有人想到是台灣.
前些時候看到電視上一位義大利人講得很好, 他就說, 他覺得我們很奇怪, 參加奧運, 講什麼我們是 Chinese Taipei! 什麼是 Chinese Taipei, 意思是跟 Chinese Beijing 一樣.
外國人眼裡根本沒有什麼中國台北跟中華台北, 因為 China Taipei 文法根本不對, 然後你講了 Chinese Taipei, 那就好像在講 Chinese person, Chinese things 一樣, 就是中國的什麼什麼, 中國人, 中國的東西, 中國的台北....

如果你在國際間講到 Chinese 就會被認為跟中國有關, 然後你又不可能跟他們解釋說這邊的 Chinese 對應的是 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 的話, 建議你放棄, 換個說法.

話說韓國人也過農曆新年, 但是他們就是不爽講 Chinese New Year, 他們會說是 Lunar New Year. 事實上這麼說也對, 確實我們是在過這農曆(月曆)新年, 只是源頭傳自古代的中國, 清朝明朝甚至更早(有人有興趣去考證的話請便). 這農曆新年在韓國基本與中國無關, 他們不是為了在韓國的中國人去設置這樣的假期.


2012年12月7日

薪資水準與市場供需機制

在自由市場裡, 商品的價格大致會受到市場供需機制的影響. 但我覺得這不會是全面性的.或者說, 供需機制不會是唯一的影響因素, 我覺得也不必然會是主要因素.

假設說有天某條街上開了間蛋塔店A, 一個蛋塔賣50元, 很香, 很好吃, 天天大排長龍, 日賣5,000份, 也就是每天有25萬的進帳. 一個月後, 附近開了第二間蛋塔店B, 每個賣45元, 頭幾天就吸引了不少人過去, 蛋塔店A的銷售受到影響, 銷售量減為每天4,000份, 這樣還是每天有20萬的營業額. 又過了一個月後, 附近冒出蛋塔店C,D,E, 每個蛋塔賣40元, 馬上蛋塔店A的每日銷售量驟減到只有2,000份, 日營業額降到10萬元. 迫於競爭的影響, 只好將每個蛋塔售價降為45元, 並針對蛋塔進行質量改進, 加料, 加大, 外加買10送2促銷方案, 好不容易才將日營業額拉升到18萬, 還是比以前差很多. 這是市場供需的一種現象, 自由市場哩, 你隨時會出現競爭者, 如果把你當成供應方, 需求方的需求量不會是無限, 所以競爭對手的出現, 勢必瓜分這些市場. 你就勢必要考慮降價促銷或是其他方案避免市場被過度瓜分.

蛋塔的故事還有後續, 一年後, 由於蛋塔供應商如雨後春筍般一家接著一家開, 確實也讓市場更加的擴大(總需求量增加), 但逐漸的大家吃膩了, 市場開始急遽萎縮, 縮到比當初只有蛋塔店A開設時的市場還要小, 但是供應商相形之下太過多了, 於是開始一家接著一家倒閉. 這也是市場供需的機制影響.

換個稍微有點特別有點極端的例子, 來說汽油好了. 汽油的販售是受到管制的, 我們也許可以說這是壟斷的市場, 能販售汽油的廠商都具備對應的執照, 油品的售價其實也受到政府的監督, 不能隨意漲價降價. 好了, 如果有天, 汽油供應開始吃緊, 一度造成市場恐慌擔心萬一買不到汽油怎麼辦, 於是突然間大家開始大量買油, 造成短時間的汽油供應不足, 很多加油站常常無油可賣. 原本, 如果是市場供需機制, 這時供需失衡, 價格應該會上揚, 但是它不會發生, 因為價格受到政府管制, 私人囤積汽油然後想要私下抬高售價販售也會觸法. 這種例子由於它是一種特殊的市場壟斷但價格受管制的狀況, 市場供需機制絲毫不會對售價有所影響. 也就是說, 如果有天幾乎沒什麼人要買汽油了, 它的價格也不會因此下滑.

回到正題來說薪資水準與市場供需機制吧

前陣子, 突然開始冒出水電師傅供需失衡的狀況, 是由於有很多建案與廠房施工需要很大量的水電師傅, 把原本處於市區裡通常接家庭或大樓水電維修的這些師傅也給吸收了不少到這些建案與廠房施工, 甚至連還在進行職訓的受訓生都整班被"預定"走. 這種需求方(這時是資方)的需求量大於供應量時, 為了搶人, 使得資方願意開較高的薪水給勞方, 確實可以算是一種供需機制.

那麼來看護理人員, 近年來全國護理人員逐年的短缺, 工時長加上不正常, 導致有越來越多護理人員離職轉業, 而就讀護理科系的學生也因認知到護理工作的勞累, 願意在畢業後投入護理業的也減少, 導致護理人員逐年遞減. 如果對照上面的例子, 當需求方(醫療院所)的需求量無法滿足時, 不是應該抬高買價(薪資)或設法改善福利以期望有更多的供應(前來應徵的護理人員)產生嗎? 但顯然沒有.

再來說比較不特殊的普遍的工作好了, 好比說櫃台人員, 文書人員, 業務人員, 門市人員等等, 這些工作都只需要一些基本的到職後的訓練就可上手, 不需要你是什麼科系背景, 也就是說理論上有相當多的人力供應. 我想問, 這時誰是供應方誰是需求方? 對於資方來講, 它確實需要員工來工作, 看似它是需求方, 但資方會付出薪水給員工, 資方又好像是供應方; 勞工呢? 勞工本來是付出自己的勞力或腦力以提供服務, 看似是供應方, 但付出這些服務是為了換取薪資, 又變成像是需求方. 當勞資雙方的關係, 勞方開始趨於弱勢時, 例如高失業率以及高物價卻沒有對應高所得時, 勞方變成較弱勢的需求方, 空有能力但苦無機會提供能力以換取薪資所得.
如果把勞工當成供應方看, 勞工就好像最前面的蛋塔店, 現在市場上有相當多的蛋塔店(勞工), 可以供應商品/服務, 期望顧客前來購買(資方付你薪水請你來工作). 但是市場供應量太大了, 於是價格就提升不上來.
 如果把資方當供應方, 那就有趣了. 每間公司都像一家蛋塔店, 這些公司的商品(相較於提供給勞方)就是薪水, 需求方/顧客是勞方, 勞方上門來購買商品, 以自己的勞力作為代價來"購買"商品(薪水). 市場需求很大, 但是商品供應有限, 可是這時價格並不會飆升. 這樣的比喻我想只是有趣, 不見得合適.
我想關鍵在於, 當這種很容易可以找到求職者的工作很多時, 資方就像是買家那樣, 資方需要員工, 但是你供應商太多了, 競爭太激烈, 當我就只願意出22K的價格, 願者就上鉤吧. 說這是市場供需機制嗎, 我想是的,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 它又好像前面汽油的例子, 價格是受到管控的, 政府規定的最低基本薪資, 不得低於標準, 所以即便供應過量, 價格(薪水)也不會崩盤. 但這樣講還有兩個面向可以看:
1) 當長年物價持續上漲, 但是這種勞資雙方的供需狀況一直維持大致的現狀不變, 可是當背後資方也礙於大環境經濟因素, 營運成本越來越高, 經營越來越辛苦時, 就好比你每天要過活可是你的閒錢越來越少時, 即便物價飆漲, 你還是會緊縮腰帶節省開銷, 也就是說資方不會在薪資上願意付出更多, 這造成了薪資水準的提升受到了限制, 而既有個供需機制對於這樣的物價上漲與薪資水準未能相對上漲的狀況毫無幫助, 或者應該說這根本是二回事.
2) 仍舊是有些行業或是某些特定職缺長年缺人, 像是前面提到的水電工, 或是需要高度勞力的工作, 比如建築工人, 裝修工人等. 原本以市場機制而言, 當你買家(雇主)想要買的東西(需要員工), 供貨量不足時(應徵者稀少), 但你又一定要買到商品(顧到人), 那麼你應該試著提高買價(薪資)看看會不會有人願意賣給你(上門應徵). 可是也許你自顧不暇, 你沒有更多的錢可以拿來購買了, 你最多就只願意出那個價錢, 那就好像說我只願意出50萬, 看誰願意賣一台全新的 Lexus 給我一樣, 然後一直喊說台灣近年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勞苦工作所以常常徵不到人. 我覺得這也是二回事. 那就好像如果你只願意出三萬薪水然後要徵一個會計主管一樣, 你若徵不到人就不要又喊著說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做那種需要很仔細很細心的會計工作.

我覺得什麼時候市場供需機制真能在薪資水準上做出反應, 我指資方願意付出更高薪水這種狀況. 那就是當如果資方自己本身很有錢(很賺錢), 而他想找的人又有點稀有時, 這時該種工作才有望會在供需狀況下有所反應(薪水提高). 但仍舊有一定的幅度.
這麼說吧, 你每天都得要吃飯, 哪天米價漲了10倍的話, 你不太可能願意且有能力天天付出比原本高10倍的錢去買米買飯, 你會想別的辦法.
資方有些時候也是面臨這種狀況(只是不盡然), 當他如果要徵60名勞工, 可是幾乎每個前來應徵的勞工都開出三萬的薪水要求, 資方卻只願意付出二萬二千, 因為再多他負擔不起, 那他只能看著辦.
只是, 資方真的只付得出二萬二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