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工作態度 (1)    方法論 (5)    本土化 (9)    危機管理 (2)    死亡 (1)    自我成長 (1)    自我管理 (3)    決策管理 (1)    版本 (1)    社會 (2)    品管 (3)    風險管理 (1)    效能 問題 (1)    時間管理 (5)    專案 (10)    教育 (1)    產能 (1)    產業 (5)    軟體 (4)    測試 (10)    閒聊 (14)    溝通 (4)    道德 (1)    漫談 (23)    管理 (1)    機器翻譯 (1)    簡轉繁 (2)    翻譯 (8)    booksore (1)    Chinese (1)    Flash (1)    G11N (1)    I18N (3)    Industry (1)    L10N (8)    politics (1)    Project Management (6)    Revision (1)    Software (3)    Testing (4)    Time Management (1)    Translation (4)    UI Design (1)   

2008年11月27日

只有一階段的測試,但沒有驗證測試的專案

原則上我認為這是個專案團隊在專案初始規劃時的一個嚴重錯誤。規劃人員礙於經費相當有限,於是只安排一個階段的測試工作,並未安排第二階段的驗證、回歸測試。

其實原本開發人員本來就應該針對自己交付的成品的品質負責(程式開發階段的單元測試,以及錯誤改正的基本驗證),例如嘗試重製該錯誤,確認錯誤不會再發生,才能結束該項錯誤修正的工作。但品管人員應再一次的為之前所記錄的產品瑕疵再次驗證,做最後把關動作。

當第二次的回歸測試被取消了,其實即使開發人員有做基本的驗證,但畢竟開發人員不是專業的品管測試人員,產品經理或是產品團隊甚至是開發人員在最後要將成品交付客戶時,為了為品管把關,結果還是要多花一些時間再次驗證產品品質,那麼事實上不做第二次的回歸測試,只是把成本轉嫁到產品團隊身上,而當產品團隊本身不具備品管與測試專業時,可能會花更多時間在做最後把關,這樣弄到最後,看似成本省了,但實際上團隊超時工作的成本卻被忽略了。

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專精,開發人員善於開發,不見得善於測試;同樣的,有擅長於測試的人員與團隊,通常當開發流程成熟後,將測試工作轉交給專業的測試團隊,對於整個專案來說是最省開銷的做法,同時又可兼顧品管。試想,讓你做你所不熟悉的領域的工作,例如讓一個程式開發人員來作測試,是不是通常會花費更多的時間,甚或是得不到理想預期的結果?